2024年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安徽师范大学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562分;【历史类】本科批563分。
以下为2022-2024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62分;【历史类】本科批563分。
2、2023年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54分;【历史类】本科批556分。
3、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50分;【历史类】本科批556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安徽师范大学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安徽师范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109组) | 本科 | 514 | 73068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8组) | 本科 | 536 | 52227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7组) | 本科 | 545 | 44998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地)(第110组) | 本科 | 562 | 33236 | 422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第105组) | 本科 | 545 | 10380 | 438 |
2024 | 历史类(史+政)(第106组) | 本科 | 563 | 6763 | 438 |
2、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9组) | 本科 | 540 | 48436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8组) | 本科 | 542 | 46990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110组) | 本科 | 550 | 41536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地或物+化)(第111组) | 本科 | 554 | 38902 | 415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第106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33 | 10724 | 428 |
2023 | 历史类(史+政)(第107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56 | 6524 | 428 |
3、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9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35 | 41896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41 | 37551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11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42 | 36855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地或物+化)(第12组)(安徽芜湖) | 本科 | 550 | 31635 | 414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第7组) | 本科 | 548 | 7993 | 451 |
2022 | 历史类(史+政)(第8组) | 本科 | 556 | 6201 | 451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安徽师范大学在湖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2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889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职工1063人。学校拥有院士1人,聘任院士2人,拥有“长江”7人,国家“杰青”9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千人”2人,中科院“百人”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等3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60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级教坛新秀45人。各类在籍学生56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0400余人、研究生78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70余人)、留学生19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