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沈阳药科大学2024年在海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综合类】本科批483分。
以下为2022-2024年沈阳药科大学历年在海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近三年在海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批483分。
2、2023年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批624分。
3、2022年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批599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沈阳药科大学近三年在海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沈阳药科大学历年在海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综合类(物+化) | 本科 | 483 | 41779 | 483 |
2、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综合类(化或生)(03) | 本科 | 579 | 15427 | 483 |
2023 | 综合类(不限)(01) | 本科 | 609 | 9941 | 483 |
2023 | 综合类(化)(02) | 本科 | 624 | 7769 | 483 |
3、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综合类(化或生)(80) | 本科 | 543 | 21775 | 471 |
2022 | 综合类(化或生)(03) | 本科 | 561 | 17743 | 471 |
2022 | 综合类(化)(02) | 本科 | 586 | 12840 | 471 |
2022 | 综合类(不限)(01) | 本科 | 599 | 10660 | 471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沈阳药科大学在海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1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个成人本科专业。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示范和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30余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示范基地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实践教学项目1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62项;获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篇、省级优秀博士论文42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8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