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5-06-17 14:33:44

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甘肃中医药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甘肃中医药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甘肃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285分,录取位次111131。其中临床医学539分,中医学525分,中西医临床医学518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医学专业,最低为569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甘肃中医药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甘肃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12分,录取位次25768。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445分,医疗保险444分,公共事业管理43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为48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在甘肃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C(历史)484
甘肃中医药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批C(物理)493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本科批C(物理)467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C(物理)464
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C(物理)464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C(物理)569
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批C(物理)539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C(物理)525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批C(物理)518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本科批C(物理)514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科批C(物理)514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批C(物理)514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C(物理)502
甘肃中医药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批C(物理)498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批C(物理)488
甘肃中医药大学智能医学工程本科批C(物理)486
甘肃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批C(物理)483
甘肃中医药大学运动康复本科批C(物理)483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本科批C(物理)509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本科批C(物理)506
甘肃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本科批C(物理)504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本科批C(物理)501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本科批C(物理)501
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批C(物理)488
甘肃中医药大学藏药学本科批C(物理)285
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本科批C(物理)296
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C(历史)445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本科批C(历史)444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C(历史)430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本科批C(历史)426
甘肃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C(历史)416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C(历史)412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本科批C(物理)471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C(物理)465
甘肃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批C(物理)463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批C(物理)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本科批C(物理)459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C(物理)447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本科批C(物理)443
甘肃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批C(物理)441
甘肃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批C(物理)433
甘肃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本科批C(物理)433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甘肃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03121397465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07116877465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19100172465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4173374465
重庆(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060789427
甘肃中医药大学历史类50513878428
广东(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513867044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613655144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3590958442
广西(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394141360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06130820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4894685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5390719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0950089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4134770400
贵州(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6280319380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8823283442
河北(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6113442448
甘肃中医药大学历史类53023435449
河南(本一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3987758511
河南(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85172731396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51230726428
湖北(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476109384437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783628437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981888437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2370262437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4651834437
湖南(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464134177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468128788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469127507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480112948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0879429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4346585422
甘肃中医药大学历史类49028981438
江西(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9197584448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9493934448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9593095448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2065378448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6230102448
江苏(本科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10130826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11129568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29106218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4289636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5573919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6167048462
甘肃中医药大学物理类58047278462
内蒙古(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0947133360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4510899381
宁夏(本一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717979432
宁夏(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1717266371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844271419
青海(本一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38012031343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174250411
山东(1段)甘肃中医药大学综合类481226643444
陕西(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6865956372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43333294397
四川(本一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56752970539
四川(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88153336459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51032170457
新疆(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34625993262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3727533304
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3556205262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3363178304
云南(本二批)甘肃中医药大学理科48560046420
甘肃中医药大学文科50333129480
浙江(1段)甘肃中医药大学综合类492178059492
浙江(2段)甘肃中医药大学综合类489180237269

附:甘肃中医药大学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学军,校长赵继荣。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西部求特色发展,传承仁术重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遵循“仁术勤和,玉汝于成”的育人理念,坚决扛起甘肃中医药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两面“大旗”,经过46载薪火相传和砥砺奋进,已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和“办学空间拓展”两大目标,建立了医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建成了以中医药学、现代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为主体的3个核心专业圈、本硕博一体推进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万余名学子、千余亩校园、百余名名师名医的现代大学格局。建校46年来,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培养了七万余名高层次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人才。

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1042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93项,获国家专利159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33部,发表学术论文274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3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医儿科杂志》《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第二届“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第二附属医院拥有宣肺化浊颗粒、清肺通络颗粒等院内制剂130多个,姜石颗粒获评2022年“甘肃省药学发展奖”一等奖,“陇绿源”商标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