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2022年在吉林。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一:202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理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 / - | 327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 / - | 364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以上就是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2022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可作为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家长们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加紧备考,争取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二: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9-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理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 | 328 / 53935 | 305 |
2021 | 文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 | 385 / 18003 | 335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2020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0 | 理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353 / 58591 | 336 |
2020 | 文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411 / 19483 | 371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2019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19 | 理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369 / 57704 | 350 |
2019 | 文科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本二A | 390 / 20870 | 372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简介: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学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综合指标跃居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五位,蝉联福建省第一位。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0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10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5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