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在四川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本二批527分;【文科】本二批517分。
以下为2022-2024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历年在四川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三年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1、2024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527分;【文科】本二批517分。
2、2023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505分;【文科】本二批523分。
3、2022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504分;【文科】本二批537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三年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历年在四川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理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并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本二 | 499 | 137269 | 459 |
2024 | 理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并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本二 | 527 | 98464 | 459 |
2024 | 文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 | 本二 | 504 | 36484 | 457 |
2024 | 文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 | 本二 | 517 | 27305 | 457 |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理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477 | 134825 | 433 |
2023 | 理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05 | 100806 | 433 |
2023 | 文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06 | 34540 | 458 |
2023 | 文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23 | 23104 | 458 |
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理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469 | 135319 | 426 |
2022 | 理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04 | 94638 | 426 |
2022 | 文科(中外合作)(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15 | 33387 | 466 |
2022 | 文科(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本二 | 537 | 19523 | 466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四川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为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肇始于1954年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合并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坚持开放办校,加快合作共享。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80多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中美、中西合作办学和中英高水平产教融合项目建设,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2项。整体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深度合作,与400家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研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韩国车医科学大学、韩国新罗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