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烟台南山学院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426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449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烟台南山学院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烟台南山学院。
烟台南山学院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47分(位次114498);【历史类】本科批426分(位次48599)。
2、2022年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23分(位次117523);【历史类】本科批446分(位次44760)。
3、2021年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15分(位次106958);【历史类】本科批482分(位次45543)。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烟台南山学院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烟台南山学院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47 | 114498 | 424 |
2023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化学) | 本科批 | 426 | 48599 | 426 |
2023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446 | 39960 | 42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23 | 117523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23 | 117523 | 40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化学) | 本科批 | 446 | 44760 | 435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454 | 41009 | 435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烟台南山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15 | 106958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424 | 103349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25 | 102946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33 | 99586 | 397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482 | 45543 | 463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化学) | 本科批 | 493 | 40195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烟台南山学院简介:
烟台南山学院是由中国500强企业南山控股投资兴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88年,2005年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是以工学为主体,以经济与管理、人文与艺术为两翼,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协同(一体、两翼、七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下设科技与数据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学与外语学院、健康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个二级学院,包含69个系(部、中心)。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形成15个专业群,全部为校企共建应用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7个、一流本科专业6个,校级一流专业17个。7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余门,获省级以上立项6项,获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奖7项;国家级学会优秀教材奖5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