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青岛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5-06-21 09:40:37

青岛工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青岛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青岛工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青岛工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青岛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青岛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青岛工学院(2段)2024年在山东省最低录取分为243分,录取位次645456。其中汉语言文学498分,知识产权495分,财务管理495分,

附:2024年青岛工学院各专业在山东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青岛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自动化1段(综合)446
青岛工学院工业设计1段(综合)446
青岛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1段(综合)447
青岛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段(综合)446
青岛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段(综合)463
青岛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段(综合)448
青岛工学院通信工程1段(综合)451
青岛工学院软件工程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数字媒体技术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物联网工程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网络工程1段(综合)448
青岛工学院信息安全1段(综合)448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工程管理1段(综合)470
青岛工学院建筑学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1段(综合)444
青岛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段(综合)444
青岛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1段(综合)444
青岛工学院英语1段(综合)491
青岛工学院日语1段(综合)487
青岛工学院德语1段(综合)484
青岛工学院电子商务1段(综合)488
青岛工学院物流管理1段(综合)489
青岛工学院国际商务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金融工程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1段(综合)492
青岛工学院市场营销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段(综合)493
青岛工学院审计学1段(综合)498
青岛工学院汉语言文学1段(综合)498
青岛工学院知识产权1段(综合)495
青岛工学院人工智能1段(综合)445
青岛工学院财务管理1段(综合)495
青岛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段(综合)448
青岛工学院应用心理学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俄语1段(综合)485
青岛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1段(综合)444
青岛工学院社会工作1段(综合)487
青岛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段(综合)442
青岛工学院自动化2段(综合)442
青岛工学院工业设计2段(综合)434
青岛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2段(综合)439
青岛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段(综合)443
青岛工学院通信工程2段(综合)437
青岛工学院软件工程2段(综合)438
青岛工学院数字媒体技术2段(综合)441
青岛工学院物联网工程2段(综合)436
青岛工学院网络工程2段(综合)435
青岛工学院信息安全2段(综合)437
青岛工学院土木工程2段(综合)429
青岛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2段(综合)431
青岛工学院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2段(综合)431
青岛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2段(综合)439
青岛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2段(综合)431
青岛工学院人工智能2段(综合)433
青岛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段(综合)433
青岛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2段(综合)440
青岛工学院应用英语2段(综合)243
青岛工学院现代物流管理2段(综合)261
青岛工学院大数据与会计2段(综合)276
青岛工学院工业设计2段(综合)256
青岛工学院电子商务2段(综合)257
青岛工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2段(综合)258
青岛工学院航空物流管理2段(综合)258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青岛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青岛工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青岛工学院文科46842889462
青岛工学院理科479156236465
重庆(本科批)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4527944428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5684329427
福建(本科批)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3825143431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7195652449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7195652449
甘肃(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8983067370
青岛工学院理科39281737370
青岛工学院理科39480823370
青岛工学院文科42622624421
广东(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75192121442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75193841442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77190055442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87170572442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7854403428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8052285428
贵州(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88148822380
青岛工学院文科44740119442
海南(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9039844483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51931653483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52131110483
河北(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64181345448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6854683449
河南(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416294822396
青岛工学院文科44383577428
黑龙江(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6485192360
青岛工学院理科37282081360
青岛工学院理科37780098360
青岛工学院文科42321271410
青岛工学院文科42820360410
湖北(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37140240437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53127894437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3743333432
湖南(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29181103422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47157289422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4551680438
江西(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理科460136427448
青岛工学院理科460135699448
青岛工学院文科48539664463
吉林(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8159994345
青岛工学院理科38159994345
青岛工学院文科41816712369
江苏(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62186999462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89157612462
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8348270478
辽宁(本科批)青岛工学院历史类40724406400
青岛工学院物理类42689397368
内蒙古(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6261563360
青岛工学院文科38118875381
宁夏(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9422113371
青岛工学院文科4497311419
青海(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2520392325
青岛工学院文科3876271382
山西(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39419266380
青岛工学院文科4276723402
陕西(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415103948372
青岛工学院文科44628226397
四川(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469180581459
青岛工学院文科47461891457
天津(本科批)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7545489475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7545489475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7545489475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7844730475
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8044194475
新疆(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27340103262
青岛工学院文科30613983304
云南(本二批)青岛工学院理科426100128420
青岛工学院文科48343027480
浙江(1段)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92178059492
浙江(2段)青岛工学院综合类468200677269

附:青岛工学院简介

青岛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确立“立足青岛,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上合应用科技大学”目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高校。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青岛高校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引进青年人才突出贡献单位”。

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4.1万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教职工93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占85.17%,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30.34%。教师队伍中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青岛市优秀思政教师等7人。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学校落实OBE教育理念,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学生发表论文125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1项;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校外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18项,省级一等奖522项。

学校秉承“胸怀天下、造福人类”的校训精神,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根本使命,重点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提高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立足上合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获批“山东省武术教育基地”。成立剪纸和黑陶文化工作室,将秧歌、剪纸、陶艺、三铺龙拳等项目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营造学生知晓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浓厚气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