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18 15:32:31

防灾科技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防灾科技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河北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10分,录取位次107334。其中计算机类540分,网络与新媒体537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3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为54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2、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河北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8分,录取位次24247。其中会计学551分,网络与新媒体535分,工商管理535分,

附:2024年防灾科技学院各专业在河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汉语言文学本科批(历史)55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英语本科批(历史)532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广告学本科批(历史)528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历史)53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工商管理本科批(历史)53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会计学本科批(历史)55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金融学本科批(物理)52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投资学本科批(物理)514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批(物理)537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理科学本科批(物理)52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应用气象学本科批(物理)532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球物理学本科批(物理)523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533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质学本科批(物理)516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517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应用心理学本科批(物理)516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批(物理)522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54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通信工程本科批(物理)53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人工智能本科批(物理)533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计算机类本科批(物理)540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物联网工程本科批(物理)534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批(物理)537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土木工程本科批(物理)510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批(物理)512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批(物理)52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测绘工程本科批(物理)516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质工程本科批(物理)512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批(物理)52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批(物理)514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514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批(物理)525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批(物理)527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工程管理本科批(物理)514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应急管理本科批(物理)526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工商管理本科批(物理)521
防灾科技学院(廊坊市)[公办]会计学本科批(物理)536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防灾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防灾科技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9332160462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06116962465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07116097465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11110404465
北京(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7836997434
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8535549434
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9533354434
重庆(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715495428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0955624427
福建(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7916407431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1663209449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2159780449
甘肃(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734413437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784194137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833974937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843934737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863846937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873807237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7513034421
广东(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542465428
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641776428
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740917428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0314286844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0513874144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0913181244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0913204144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19116515442
广西(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23115703371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4696297371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4894685371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5688392371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7871517371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3935466400
贵州(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548702338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578444838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9022646442
海南(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55721396483
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58215570483
河南(本一批)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525108197511
河南(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92161015396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50038365428
黑龙江(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664614136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6646141360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754293736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94995441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959841410
湖北(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42372443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1874433437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2072786437
湖南(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7312209742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8910147842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9010026142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929780842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9396641422
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8232689438
江西(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0186405448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1075796448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1471398448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1669519448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52718415463
吉林(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6037378345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8231342345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0026438345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5017145369
江苏(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51433683478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17121729462
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526110102462
辽宁(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物理类49455917368
防灾科技学院历史类49512482400
内蒙古(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3955153736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0915462381
宁夏(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1717151371
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41916762371
青海(本一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38311640343
山东(1段)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87210682444
山西(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48854352418
防灾科技学院(B)理科43887224418
防灾科技学院(B)文科45522179446
陕西(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45177619372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5475859372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6322169397
四川(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492147598459
防灾科技学院理科518110543459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47065445457
天津(本科批)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52332357475
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53130190475
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53928002475
新疆(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36123146262
云南(本一批)防灾科技学院(国家专项)理科51242976505
云南(本二批)防灾科技学院理科47764647420
防灾科技学院文科52025422480
浙江(1段)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92178059492
浙江(2段)防灾科技学院综合类490179354269

附:防灾科技学院简介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水环境与水灾害、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培养方向。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