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本一批)2024年在陕西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609分,录取位次7313。其中航空航天类663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58分,航空航天类657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航空航天类专业,最低为668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西北工业大学(本一批)2024年在陕西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82分,录取位次1129。其中经济与贸易类585分,外国语言文学类582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最低为58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在陕西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西北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类 | 本一批(文科) | 587 |
西北工业大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本一批(文科) | 585 |
西北工业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一批(文科) | 582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634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态学 | 本一批(理科) | 633 |
西北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一批(理科) | 633 |
西北工业大学 | 数学类 | 本一批(理科) | 635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学类 | 本一批(理科) | 633 |
西北工业大学 | 化学类 | 本一批(理科) | 634 |
西北工业大学 | 软件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636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一批(理科) | 643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类 | 本一批(理科) | 645 |
西北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658 |
西北工业大学 | 自动化类 | 本一批(理科) | 640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类 | 本一批(理科) | 641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类 | 本一批(理科) | 642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类 | 本一批(理科) | 634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一批(理科) | 636 |
西北工业大学 | 力学类 | 本一批(理科) | 634 |
西北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本一批(理科) | 638 |
西北工业大学 | 海洋工程类 | 本一批(理科) | 634 |
西北工业大学 | 海洋工程类 | 本一批(理科) | 652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42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44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68 |
西北工业大学 | 柔性电子学 | 本一批(理科) | 654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63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43 |
西北工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一批(理科) | 647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本一批(理科) | 657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61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609 |
西北工业大学 | 海洋工程类 | 本一批(理科) | 627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类 | 本一批(理科) | 628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类 | 本一批(理科) | 629 |
西北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理科) | 623 |
西北工业大学 | 化学类 | 本一批(理科) | 626 |
西北工业大学 | 生物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625 |
西北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本一批(理科) | 625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20 | 1614 | 462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39 | 8024 | 465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58 | 3208 | 465 | |
北京(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31 | 5623 | 434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49 | 3267 | 434 | |
重庆(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97 | 1700 | 428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10 | 10182 | 427 | |
福建(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95 | 1561 | 431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27 | 7238 | 449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57 | 1923 | 449 | |
甘肃(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92 | 987 | 421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07 | 4194 | 370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11 | 3699 | 370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2 | 1017 | 370 | |
广东(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99 | 3141 | 428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35 | 6020 | 442 | |
广西(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590 | 10109 | 371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15 | 4421 | 371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0 | 1443 | 371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93 | 1781 | 400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00 | 1396 | 400 | |
贵州(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596 | 9752 | 380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24 | 4132 | 380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6 | 1634 | 380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09 | 1281 | 442 | |
海南(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733 | 761 | 483 |
河北(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04 | 13836 | 448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619 | 1999 | 449 | |
河南(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较高收费) | 理科 | 617 | 13941 | 511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9 | 3955 | 511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00 | 1985 | 521 | |
黑龙江(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03 | 1093 | 410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26 | 4631 | 360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58 | 1547 | 360 | |
湖北(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98 | 2351 | 432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16 | 11058 | 437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22 | 9067 | 437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24 | 8486 | 437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39 | 4710 | 437 | |
湖南(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600 | 1949 | 438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09 | 11037 | 422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16 | 8890 | 422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23 | 7038 | 422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41 | 3439 | 422 | |
江西(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07 | 8540 | 448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22 | 4879 | 448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36 | 2399 | 448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11 | 1228 | 463 | |
吉林(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98 | 906 | 369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53 | 1291 | 345 | |
江苏(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608 | 2655 | 478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36 | 9145 | 462 |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50 | 4500 | 462 | |
辽宁(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609 | 1492 | 400 |
西北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631 | 6992 | 368 | |
内蒙古(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50 | 841 | 471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78 | 698 | 478 | |
西北工业大学(B) | 理科 | 612 | 3173 | 471 | |
宁夏(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07 | 4358 | 432 |
西北工业大学(预科) | 理科 | 544 | 2068 | 432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596 | 503 | 432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70 | 553 | 496 | |
青海(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527 | 299 | 343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578 | 328 | 343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19 | 532 | 411 | |
山东(1段)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04 | 19510 | 444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41 | 5144 | 444 | |
山西(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39 | 2037 | 506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77 | 1338 | 516 | |
上海(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65 | 5019 | 403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73 | 3676 | 403 | |
四川(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理科 | 629 | 11205 | 539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60 | 2772 | 539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91 | 2158 | 529 | |
天津(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34 | 4809 | 475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57 | 1843 | 475 | |
新疆(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590 | 772 | 390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524 | 774 | 425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470 | 812 | 390 | |
云南(本一批) | 西北工业大学(预科) | 理科 | 607 | 6119 | 505 |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632 | 2370 | 505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科 | 646 | 1186 | 505 | |
西北工业大学 | 文科 | 626 | 932 | 550 | |
浙江(1段) | 西北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49 | 13286 | 492 |
附: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加强教育研究,教学成果丰硕。在代表全国教育教学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屡获佳绩,2014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奖7项),二等奖22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奖19项)。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牵头建设单位。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获得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2020年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获评“全国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2023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赛中累计获得26金20银,“翱翔系列微小卫星”斩获第二届全国总冠军。2023年,学校以8项金奖位居“高教主赛道”全国高校第一名,以17项金奖的获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名。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学校获奖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学校强化科研创新,科技贡献突出。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均诞生在我校。现牵头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顺利完成首飞试验,“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试验成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仿蝠鲼等新型水下无人系统研制成功,为铸大国重器再立新功。学校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原创性成果。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我国第一个无人机系统、技术、生产线全方位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我国高校唯一的无人机专业化飞行试验测试基地,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国庆60周年、建军90周年阅兵中,整个无人机方队由我校自主研制生产,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校无人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