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运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运城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运城学院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运城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1、运城学院(本二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09分,录取位次59207。其中数字媒体技术330分,生物科学326分,材料化学309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为359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运城学院(本二A)2023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25分,录取位次10409。其中旅游管理425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为42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3年运城学院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运城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二批A(文科) | 427 |
运城学院 | 旅游管理 | 二批A(文科) | 425 |
运城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二批A(理科) | 359 |
运城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二批A(理科) | 330 |
运城学院 | 生物科学 | 二批A(理科) | 326 |
运城学院 | 材料化学 | 二批A(理科) | 309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运城学院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运城学院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二) | 运城学院(2851) | 理科 | 445 | 144907 | 427 |
福建(本科) | 运城学院(专业组999)(3405)((运城市)(公办)) | 历史类 | 475 | 18610 | 453 |
运城学院(专业组506)(3405)((运城市)(公办)) | 物理类 | 476 | 70505 | 431 | |
运城学院(专业组999)(3405)((运城市)(公办)) | 物理类 | 477 | 69842 | 431 | |
甘肃(本二) | 运城学院(1314)((运城市)) | 理科 | 391 | 54520 | 337 |
运城学院(1314)((运城市)(师范类)) | 文科 | 463 | 13332 | 420 | |
广西(本二) | 运城学院(10123)((理12文6)(学校所在地山西省运城市。)) | 理科 | 404 | 100251 | 347 |
运城学院(10123)((理12文6)(学校所在地山西省运城市。)) | 文科 | 487 | 25696 | 428 | |
贵州(本二) | 运城学院(2685)((山西运城)) | 理科 | 421 | 82590 | 371 |
运城学院(2685)((山西运城)) | 文科 | 523 | 17721 | 477 | |
海南(本科) | 运城学院(02)(029602) | 综合类 | 540 | 24567 | 483 |
运城学院(03)(029603) | 综合类 | 541 | 24325 | 483 | |
运城学院(04)(029604) | 综合类 | 543 | 23816 | 483 | |
河北(本科) | 运城学院(2200)([公办]) | 历史类 | 488 | 34572 | 430 |
运城学院(2200)([公办]) | 物理类 | 479 | 127535 | 439 | |
河南(本二) | 运城学院(3380) | 理科 | 480 | 185833 | 409 |
运城学院(3380) | 文科 | 518 | 45001 | 465 | |
黑龙江(本二A) | 运城学院(2248)((运城市)) | 理科 | 357 | 57271 | 287 |
运城学院(2248)((运城市)) | 文科 | 399 | 12360 | 341 | |
湖北(本科) | 运城学院(第02组)(F30402) | 物理类 | 477 | 94563 | 424 |
运城学院(第01组)(F30401) | 物理类 | 478 | 93886 | 424 | |
湖南(本科) | 运城学院(第101组)(1419-101)((山西运城)) | 历史类 | 459 | 39015 | 428 |
运城学院(第102组)(1419-102) | 物理类 | 453 | 128361 | 415 | |
江西(本二) | 运城学院(2141)((校址山西省运城市)) | 理科 | 472 | 99705 | 445 |
运城学院(2141)((校址山西省运城市)) | 文科 | 506 | 28007 | 472 | |
吉林(本二A) | 运城学院(1415)((山西省运城市10123)) | 理科 | 309 | 59207 | 292 |
运城学院(1415)((山西省运城市10123)) | 文科 | 425 | 10409 | 341 | |
江苏(本科) | 运城学院(02专业组)(341802) | 历史类 | 512 | 34879 | 474 |
运城学院(01专业组)(341801) | 历史类 | 513 | 34382 | 474 | |
运城学院(04专业组)(341804) | 物理类 | 476 | 150469 | 448 | |
运城学院(03专业组)(341803) | 物理类 | 487 | 140150 | 448 | |
辽宁(本科) | 运城学院(0123)((山西公办)) | 历史类 | 502 | 11274 | 404 |
运城学院(0123)((山西公办)) | 物理类 | 433 | 75373 | 360 | |
内蒙古(本二A) | 运城学院(459) | 理科 | 340 | 57968 | 333 |
运城学院(459) | 文科 | 432 | 11329 | 379 | |
宁夏(本二) | 运城学院(1444)((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 理科 | 376 | 18142 | 340 |
运城学院(1444)((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 文科 | 468 | 4879 | 421 | |
青海(本一) | 运城学院(1289)((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理科 | 337 | 14817 | 330 |
运城学院(1289)((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文科 | 414 | 4143 | 406 | |
山东(1段) | 运城学院(A123)((山西公办)) | 综合类 | 482 | 210402 | 443 |
陕西(本二) | 运城学院(161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理科 | 410 | 84398 | 336 |
运城学院(161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文科 | 468 | 21184 | 403 | |
四川(本二) | 运城学院(1415)((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475 | 137467 | 433 |
云南(本二) | 运城学院(1426)(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理科 | 429 | 84994 | 405 |
运城学院(1426)((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 文科 | 497 | 27301 | 465 | |
浙江(1段) | 运城学院(1417)((运城))(本科) | 综合类 | 533 | 125950 | 488 |
附:运城学院简介
运城学院坐落于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山西省运城市,前身为始建于1978年的运城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由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运城学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建校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有为”校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3089亩,建筑面积60.34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15.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98万余册,电子图书86.7万册。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0486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304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95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4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9人,山西省优秀教师6人,山西省模范教师5人。先后聘请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8人、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外聘学科专业带头人22人。工商管理教学研究创新团队入选了“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物理与电子技术实验实践教研室荣获“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近年来,校党委和行政带领广大师生,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前进,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先进单位”“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校”“省级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