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47分,录取位次68501。其中机械设计与制造359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352分,机电一体化技术35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最低为366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354分,录取位次24296。其中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369分,机电一体化技术357分,大数据与会计355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最低为37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52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5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48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48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大数据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48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48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工程造价 | 专科批(物理) | 347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船舶工程技术 | 专科批(物理) | 366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专科批(物理) | 359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船舶工程技术 | 专科批(历史) | 371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 专科批(历史) | 369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批(历史) | 357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专科批(历史) | 355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连锁经营与管理 | 专科批(历史) | 354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81 | 84750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420 | 227874 | 200 | |
重庆(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28 | 57669 | 18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358 | 119041 | 180 | |
福建(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50 | 44941 | 22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39 | 118338 | 220 | |
甘肃(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224 | 58722 | 16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55 | 95700 | 160 | |
广东(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80 | 144220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07 | 308534 | 200 | |
广西(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42 | 186211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59 | 74957 | 200 | |
贵州(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68 | 75089 | 18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77 | 157530 | 180 | |
海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类 | 471 | 44843 | 250 |
河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90 | 107412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19 | 251026 | 200 | |
河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80 | 356411 | 185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86 | 140480 | 185 | |
黑龙江(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43 | 93164 | 16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71 | 32397 | 160 | |
湖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74 | 92252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394 | 221688 | 200 | |
江西(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430 | 168393 | 24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441 | 64898 | 270 | |
吉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47 | 68501 | 16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54 | 24296 | 160 | |
江苏(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15 | 36670 | 26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72 | 25597 | 260 |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09 | 42800 | 220 |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27 | 34110 | 220 | |
辽宁(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381 | 28362 | 15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422 | 91387 | 150 | |
内蒙古(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37 | 68262 | 16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220 | 29132 | 160 | |
宁夏(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49 | 31378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38 | 18757 | 200 | |
山东(2段)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类 | 418 | 375590 | 150 |
山西(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41 | 45845 | 13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37 | 29428 | 130 | |
陕西(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71 | 132232 | 15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347 | 65085 | 150 | |
四川(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436 | 221717 | 15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416 | 109619 | 150 | |
天津(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类 | 166 | 18692 | 120 |
云南(专科批)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395 | 120501 | 200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425 | 74683 | 200 | |
浙江(1段)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类 | 492 | 178059 | 492 |
浙江(2段)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类 | 418 | 237941 | 269 |
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学院历经中南兵工学校、湖北工学院等7个时期,先后隶属于中南兵工局、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99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1999年转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
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军士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25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项目1个。
学院坚守“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主动增强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能力,助力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以“军民融合”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形成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国家战略的“三海一工”的特色专业群体系;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建专业,构建了“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导向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