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安徽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安徽工程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安徽工程大学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安徽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1、安徽工程大学(中外合作)(本一)2023年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00分,录取位次82282。其中软件工程52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28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2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为530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安徽工程大学(本一)2023年在安徽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12分,录取位次18021。其中广告学521分,行政管理520分,电子商务及法律52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法学专业,最低为525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3年安徽工程大学各专业在安徽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安徽工程大学 | 行政管理 | 本一批(文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市场营销 | 本一批(文科) | 512 |
安徽工程大学 | 英语 | 本一批(文科) | 513 |
安徽工程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一批(文科) | 512 |
安徽工程大学 | 法学 | 本一批(文科) | 525 |
安徽工程大学 | 日语 | 本一批(文科) | 512 |
安徽工程大学 | 广告学 | 本一批(文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本一批(文科) | 513 |
安徽工程大学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本一批(文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通信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4 |
安徽工程大学 | 金融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一批(理科) | 524 |
安徽工程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一批(理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生物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526 |
安徽工程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自动化 | 本一批(理科) | 526 |
安徽工程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互联网金融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530 |
安徽工程大学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本一批(理科) | 522 |
安徽工程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机器人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一批(理科) | 524 |
安徽工程大学 | 统计学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4 |
安徽工程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5 |
安徽工程大学 | 软件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8 |
安徽工程大学 | 车辆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理科) | 528 |
安徽工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理科) | 521 |
安徽工程大学 | 区块链工程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建筑学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本一批(理科) | 520 |
安徽工程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一批(理科) | 500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安徽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安徽工程大学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福建(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组999)(2248)((芜湖市)(公办)) | 物理类 | 495 | 58408 | 431 |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组500)(2248)((芜湖市)(公办)) | 物理类 | 499 | 56003 | 431 | |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组999)(2249)((中外合作)(芜湖市)(公办)) | 物理类 | 514 | 47320 | 431 | |
广东(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组202)(10363) | 物理类 | 504 | 135584 | 439 |
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组203)(10363) | 物理类 | 532 | 96645 | 439 | |
河北(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0009)((芜湖市)[公办]) | 物理类 | 493 | 109174 | 439 |
河南(本二) | 安徽工程大学(4120) | 理科 | 501 | 147888 | 409 |
黑龙江(本二A) | 安徽工程大学(2337)((芜湖市)) | 理科 | 289 | 83916 | 287 |
湖北(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第01组)(H11901) | 历史类 | 505 | 19421 | 426 |
安徽工程大学(第03组)(H11903) | 物理类 | 516 | 68825 | 424 | |
安徽工程大学(第02组)(H11902) | 物理类 | 531 | 58805 | 424 | |
湖南(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第102组)(3416-102) | 物理类 | 478 | 102477 | 415 |
安徽工程大学(第103组)(3416-103) | 物理类 | 486 | 94518 | 415 | |
安徽工程大学(第101组)(3416-101) | 物理类 | 495 | 86010 | 415 | |
江西(本一) | 安徽工程大学(2401)((校址安徽省芜湖市)) | 理科 | 518 | 54155 | 518 |
江苏(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02专业组)(230802) | 物理类 | 528 | 99220 | 448 |
安徽工程大学(01专业组)(230801) | 物理类 | 534 | 93121 | 448 | |
辽宁(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0363)((安徽公办)) | 物理类 | 438 | 72839 | 360 |
山东(1段) | 安徽工程大学(A363)((安徽公办)) | 综合类 | 498 | 172737 | 443 |
山西(本二A) | 安徽工程大学(1708)((芜湖)) | 理科 | 415 | 81821 | 396 |
陕西(本二) | 安徽工程大学(3206)((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官陡街道)) | 理科 | 398 | 93104 | 336 |
上海(本科) | 安徽工程大学(02)(54802)((公办)(办学点校本部)) | 综合类 | 438 | 34431 | 405 |
安徽工程大学(01)(54801)((公办)(办学点校本部)) | 综合类 | 445 | 32897 | 405 | |
四川(本二) | 安徽工程大学(3404)((地址安徽芜湖市北京中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433 | 189872 | 433 |
浙江(1段) | 安徽工程大学(3406)((芜湖))(本科) | 综合类 | 545 | 111685 | 488 |
附:安徽工程大学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8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余人,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20余人。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9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及校友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意产业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古井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承担安徽省、芜湖市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