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21 08:50:00

齐鲁师范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齐鲁师范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齐鲁师范学院(2段)2024年在山东省最低录取分为431分,录取位次346442。其中思想政治教育532分,地理科学527分,历史学52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为53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附: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各专业在山东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齐鲁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段(综合)532
齐鲁师范学院小学教育1段(综合)524
齐鲁师范学院心理学1段(综合)519
齐鲁师范学院科学教育1段(综合)502
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1段(综合)516
齐鲁师范学院历史学1段(综合)526
齐鲁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1段(综合)534
齐鲁师范学院文化遗产1段(综合)511
齐鲁师范学院英语1段(综合)525
齐鲁师范学院翻译1段(综合)510
齐鲁师范学院跨境电子商务1段(综合)504
齐鲁师范学院地理科学1段(综合)527
齐鲁师范学院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1段(综合)461
齐鲁师范学院财务管理1段(综合)526
齐鲁师范学院经济与金融1段(综合)513
齐鲁师范学院应急管理1段(综合)497
齐鲁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1段(综合)494
齐鲁师范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段(综合)490
齐鲁师范学院数据计算及应用1段(综合)476
齐鲁师范学院物理学1段(综合)445
齐鲁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段(综合)493
齐鲁师范学院天文学1段(综合)475
齐鲁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1段(综合)481
齐鲁师范学院化学1段(综合)454
齐鲁师范学院制药工程1段(综合)477
齐鲁师范学院化妆品技术与工程1段(综合)466
齐鲁师范学院精细化工1段(综合)465
齐鲁师范学院生物科学1段(综合)445
齐鲁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段(综合)477
齐鲁师范学院园林1段(综合)506
齐鲁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1段(综合)459
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段(综合)508
齐鲁师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1段(综合)495
齐鲁师范学院人工智能1段(综合)486
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段(综合)507
齐鲁师范学院生物科学2段(综合)467
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2段(综合)469
齐鲁师范学院现代文秘2段(综合)465
齐鲁师范学院商务英语2段(综合)465
齐鲁师范学院旅游管理2段(综合)449
齐鲁师范学院统计与会计核算2段(综合)465
齐鲁师范学院应用电子技术2段(综合)434
齐鲁师范学院应用化工技术2段(综合)432
齐鲁师范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2段(综合)434
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2段(综合)442
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2段(综合)438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齐鲁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齐鲁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516104297465
齐鲁师范学院文科51922190462
贵州(本科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439101554380
齐鲁师范学院文科50916300442
河北(本科批)齐鲁师范学院物理类510107334448
河南(本二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482177930396
江苏(本科批)齐鲁师范学院物理类523113932462
齐鲁师范学院历史类53125911478
山西(本二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47462907418
齐鲁师范学院文科50110696446
四川(本二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519109199459
齐鲁师范学院文科51528682457
云南(本二批)齐鲁师范学院理科46076412420

附:齐鲁师范学院简介

齐鲁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1949年由山东益都(青州市)迁址至山东济南;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改制更名为齐鲁师范学院。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全面强化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以新师范教育为主体、新工科新文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结构布局,设有50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18个师范类专业,14个“四新”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在省内高校居于前列。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总成绩连续4年排名全省前列。

学校重视内涵建设。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专家10余人。获批(评)省级高校青年创新发展计划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干事创业好团队等省级以上团队12个。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7项,出版学术著作16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94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5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41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8项。学校建有地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21个,其中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玫瑰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营养强化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构建世界领先的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