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南京工业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31分,录取位次103672。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95分,化学工程与工艺594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9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为598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2、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62分,录取位次13579。其中知识产权568分,会计学568分,金融学565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法学专业,最低为57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附:2024年南京工业大学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南京工业大学 | 法学 | 本科批(历史) | 571 |
南京工业大学 | 知识产权 | 本科批(历史)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会计学 | 本科批(历史)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金融学 | 本科批(历史) | 565 |
南京工业大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批(历史) | 564 |
南京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本科批(历史) | 564 |
南京工业大学 | 英语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市场营销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行政管理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日语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德语 | 本科批(历史)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西班牙语 | 本科批(历史) | 562 |
南京工业大学 | 会计学 | 本科批(物理) | 589 |
南京工业大学 | 法学 | 本科批(物理) | 586 |
南京工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批(物理) | 583 |
南京工业大学 | 工业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金融学 | 本科批(物理) | 581 |
南京工业大学 | 知识产权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工程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579 |
南京工业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5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批(物理) | 594 |
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3 |
南京工业大学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1 |
南京工业大学 | 生物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0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 | 本科批(物理) | 590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8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批(物理) | 575 |
南京工业大学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3 |
南京工业大学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3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工安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2 |
南京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物理) | 571 |
南京工业大学 | 消防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1 |
南京工业大学 |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0 |
南京工业大学 | 安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环境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应急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物理) | 567 |
南京工业大学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567 |
南京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物理) | 598 |
南京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物理) | 594 |
南京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物理) | 592 |
南京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2 |
南京工业大学 | 通信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91 |
南京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本科批(物理) | 590 |
南京工业大学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9 |
南京工业大学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物理) | 589 |
南京工业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批(物理) | 589 |
南京工业大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批(物理) | 588 |
南京工业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批(物理) | 587 |
南京工业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批(物理) | 587 |
南京工业大学 | 柔性电子学 | 本科批(物理) | 587 |
南京工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7 |
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5 |
南京工业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4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3 |
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车辆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1 |
南京工业大学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1 |
南京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工业设计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增材制造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80 |
南京工业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9 |
南京工业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9 |
南京工业大学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9 |
南京工业大学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批(物理) | 579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 | 本科批(物理) | 577 |
南京工业大学 | 化学 | 本科批(物理) | 573 |
南京工业大学 | 生物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2 |
南京工业大学 | 职业卫生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70 |
南京工业大学 | 药物制剂 | 本科批(物理) | 569 |
南京工业大学 | 制药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药学 | 本科批(物理) | 568 |
南京工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7 |
南京工业大学 | 轻化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7 |
南京工业大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批(物理) | 567 |
南京工业大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本科批(物理) | 564 |
南京工业大学 | 智能建造 | 本科批(物理) | 563 |
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62 |
南京工业大学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物理) | 558 |
南京工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56 |
南京工业大学 | 智能建造 | 本科批(物理) | 552 |
南京工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批(物理) | 549 |
南京工业大学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42 |
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9 |
南京工业大学 | 测绘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8 |
南京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批(物理) | 537 |
南京工业大学 | 城乡规划 | 本科批(物理) | 535 |
南京工业大学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2 |
南京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2 |
南京工业大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2 |
南京工业大学 | 地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1 |
南京工业大学 | 风景园林 | 本科批(物理) | 531 |
南京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物理) | 582 |
南京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57 |
南京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45 |
南京工业大学 | 制药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7 |
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本科批(物理) | 534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南京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66 | 49246 | 465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99 | 26250 | 465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76 | 7164 | 462 | |
北京(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38 | 23607 | 434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54 | 20086 | 434 | |
重庆(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40 | 7576 | 428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51 | 33093 | 427 | |
福建(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55 | 4775 | 431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78 | 25615 | 449 |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95 | 17945 | 449 | |
甘肃(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29 | 22229 | 370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42 | 18164 | 370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55 | 14481 | 370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34 | 4695 | 421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45 | 3660 | 421 | |
广东(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36 | 20066 | 428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66 | 50966 | 442 | |
广西(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12 | 48088 | 371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51 | 25425 | 371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61 | 20793 | 371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47 | 6859 | 400 | |
贵州(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404 | 134736 | 380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430 | 109783 | 380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31 | 10709 | 442 | |
海南(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96 | 12722 | 483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603 | 11475 | 483 | |
河北(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59 | 46811 | 448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93 | 5429 | 449 | |
河南(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80 | 39605 | 511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80 | 39605 | 511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38 | 17448 | 521 | |
黑龙江(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41 | 4882 | 410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54 | 18812 | 360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61 | 17036 | 360 | |
湖北(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64 | 6816 | 432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73 | 32613 | 437 |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74 | 31969 | 437 |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87 | 24132 | 437 | |
湖南(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49 | 9524 | 438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54 | 38493 | 422 |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57 | 36446 | 422 | |
江西(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67 | 6356 | 463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67 | 6317 | 463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77 | 4554 | 463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71 | 24866 | 448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73 | 23731 | 448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78 | 20778 | 448 | |
吉林(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39 | 17196 | 345 |
辽宁(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538 | 36372 | 368 |
南京工业大学 | 历史类 | 553 | 5740 | 400 | |
内蒙古(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490 | 23896 | 471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483 | 6738 | 478 | |
宁夏(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459 | 9577 | 432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476 | 7360 | 432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15 | 2342 | 496 |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文科 | 530 | 1640 | 496 | |
青海(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民考汉预科) | 理科 | 360 | 6116 | 343 |
南京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388 | 4183 | 343 | |
山东(1段)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30 | 111191 | 444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54 | 69219 | 444 | |
山西(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41 | 27087 | 506 |
南京工业大学(B) | 理科 | 530 | 32116 | 506 | |
南京工业大学(B) | 文科 | 534 | 5150 | 516 | |
陕西(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499 | 45961 | 475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31 | 29852 | 475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28 | 5827 | 488 | |
上海(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486 | 23040 | 403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03 | 18767 | 403 |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20 | 14532 | 403 | |
四川(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77 | 43810 | 539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81 | 40367 | 539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53 | 9812 | 529 | |
天津(本科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80 | 16781 | 475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88 | 14725 | 475 | |
新疆(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447 | 10123 | 390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472 | 2073 | 425 |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356 | 6084 | 390 | |
云南(本一批)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科 | 543 | 27169 | 505 |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47 | 25474 | 505 | |
南京工业大学 | 文科 | 580 | 6293 | 550 | |
浙江(1段) | 南京工业大学 | 综合类 | 501 | 167984 | 492 |
附: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9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2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38位;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世界3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38位。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7项,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