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本二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51分,录取位次48107。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1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70分,智能科学与技术37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最低为37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附:2023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二批A(理科) | 374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二批A(理科) | 371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二批A(理科) | 370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二批A(理科) | 370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二批A(理科) | 368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二批A(理科) | 366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二批A(理科) | 362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二批A(理科) | 362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工程管理 | 二批A(理科) | 361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自动化 | 二批A(理科) | 360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6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二批A(理科) | 355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二批A(理科) | 355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4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工程造价 | 二批A(理科) | 353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土木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3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地质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3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测绘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2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1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采矿工程 | 二批A(理科) | 351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265) | 理科 | 453 | 134252 | 427 |
重庆(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65)((公办)(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452 | 64684 | 406 |
福建(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999)(3060)((阳泉市)(公办)) | 物理类 | 475 | 71151 | 431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509)(3060)((阳泉市)(公办)) | 物理类 | 479 | 68538 | 431 | |
甘肃(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378)((阳泉市)) | 理科 | 398 | 50772 | 337 |
广东(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201)(14527) | 物理类 | 495 | 149637 | 439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组202)(14527) | 物理类 | 498 | 145504 | 439 | |
广西(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527)((理25)(学校所在地山西省阳泉市。咨询电话03535661122)) | 理科 | 403 | 101038 | 347 |
贵州(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887)((山西阳泉)) | 理科 | 411 | 92296 | 371 |
海南(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2)(036002) | 综合类 | 539 | 24814 | 483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1)(036001) | 综合类 | 540 | 24567 | 483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3)(036003) | 综合类 | 540 | 24567 | 483 | |
河北(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535)([公办]) | 物理类 | 479 | 127535 | 439 |
河南(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5856) | 理科 | 477 | 191323 | 409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5856) | 文科 | 513 | 49322 | 465 | |
黑龙江(本二A)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578)((阳泉市)) | 理科 | 331 | 67556 | 287 |
湖北(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01组)(F31301) | 历史类 | 478 | 27905 | 426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03组)(F31303) | 物理类 | 477 | 94563 | 424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02组)(F31302) | 物理类 | 481 | 91884 | 424 | |
湖南(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101组)(1445-101)((山西阳泉)) | 历史类 | 463 | 36799 | 428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103组)(1445-103) | 物理类 | 458 | 122961 | 415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第102组)(1445-102) | 物理类 | 459 | 121930 | 415 | |
江西(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150)((校址山西省阳泉市)) | 理科 | 484 | 86812 | 445 |
吉林(本二A)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23)((山西省阳泉市14527)) | 理科 | 351 | 48107 | 292 |
江苏(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1专业组)(343301)((阳泉)) | 历史类 | 504 | 38764 | 474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2专业组)(343302) | 物理类 | 490 | 137354 | 448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03专业组)(343303) | 物理类 | 494 | 133441 | 448 | |
辽宁(本科)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4527)((山西公办)) | 物理类 | 436 | 73886 | 360 |
内蒙古(本二A)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K89) | 理科 | 345 | 56309 | 333 |
宁夏(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92)((注山西省阳泉市经济开发区。)) | 理科 | 377 | 17934 | 340 |
青海(本一)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12)((山西省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路1号)) | 理科 | 331 | 15834 | 330 |
山东(1段)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E527)((山西公办)) | 综合类 | 482 | 211336 | 443 |
陕西(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760)((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开发区学院路)) | 理科 | 410 | 84607 | 336 |
四川(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95)((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开发区学院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479 | 132251 | 433 |
天津(本科A)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4组)(10264) | 综合类 | 503 | 36534 | 472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组)(10261)((山西)) | 综合类 | 506 | 35739 | 472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组)(10262) | 综合类 | 507 | 35495 | 472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5组)(10265) | 综合类 | 512 | 34231 | 472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3组)(10263) | 综合类 | 521 | 31862 | 472 | |
新疆(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3520)((山西省阳泉市)) | 理科 | 360 | 24753 | 285 |
云南(本二)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44)(山西省阳泉市山西阳泉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 | 理科 | 444 | 74165 | 405 |
浙江(1段)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1426)((阳泉))(本科) | 综合类 | 534 | 124162 | 488 |
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简介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 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专业32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为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项目。
建院3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校训,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以“德育2+X”综合改革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