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徐州医科大学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5-06-20 11:15:41

徐州医科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徐州医科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徐州医科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徐州医科大学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徐州医科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19分,录取位次119051。其中麻醉学603分,临床医学585分,口腔医学585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麻醉学专业,最低为630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2、徐州医科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1分,录取位次30463。其中信息资源管理543分,公共事业管理52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低为544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附: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历史)544
徐州医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批(历史)543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历史)521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物理)543
徐州医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批(物理)543
徐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物理)522
徐州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批(物理)547
徐州医科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批(物理)539
徐州医科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批(物理)539
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类本科批(物理)534
徐州医科大学生物科学类本科批(物理)534
徐州医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549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批(物理)546
徐州医科大学智能医学工程本科批(物理)545
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科批(物理)544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本科批(物理)630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本科批(物理)603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批(物理)585
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本科批(物理)585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本科批(物理)580
徐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本科批(物理)579
徐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本科批(物理)575
徐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本科批(物理)568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本科批(物理)563
徐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批(物理)562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本科批(物理)556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物理)553
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批(物理)553
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本科批(物理)529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本科批(物理)523
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本科批(物理)519
徐州医科大学药物制剂本科批(物理)519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徐州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徐州医科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8733479465
北京(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综合类59312095434
福建(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物理类59019998449
广西(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6120793371
贵州(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1741331380
河南(本一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7841509511
湖北(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物理类58624681437
湖南(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物理类56233236422
江西(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9114722448
青海(本一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4832649343
山东(1段)徐州医科大学综合类55764990444
山西(本一批)徐州医科大学(B)理科56418068506
陕西(本二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0840845372
上海(本科批)徐州医科大学综合类53111919403
四川(本一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7347451539
新疆(本一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5154072390
新疆(本二批)徐州医科大学理科38818386262
浙江(1段)徐州医科大学综合类57383222492

附:徐州医科大学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学校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大学75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攀升。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一批省部级奖项;获批国家一流专业14个,覆盖在校生总数的88.48%,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10年;获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多项,以及一批省级品牌专业、重点专业(类)、精品课程和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建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优势学科群,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药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4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三百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创新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2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1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2项),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近2000篇,其中在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50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