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本二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18分,录取位次30076。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68分,能源与动力工程460分,农业水利工程452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最低为51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附:2023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水利水电工程 | 一批A(理科) | 511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二批A(理科) | 46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二批A(理科) | 46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农业水利工程 | 二批A(理科) | 45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会计学 | 二批A(理科) | 45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二批A(理科) | 45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二批A(理科) | 44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机械类 | 二批A(理科) | 44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智慧水利 | 二批A(理科) | 447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二批A(理科) | 43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二批A(理科) | 43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 | 测绘工程 | 二批A(理科) | 424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 | 土木工程 | 二批A(理科) | 42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 | 建筑学 | 二批A(理科) | 418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723) | 理科 | 544 | 46534 | 482 |
北京(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2)(4110) | 综合类 | 503 | 30904 | 44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3)(4110) | 综合类 | 507 | 29947 | 448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4)(4110) | 综合类 | 507 | 29947 | 448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1)(4110) | 综合类 | 508 | 29694 | 448 | |
重庆(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01)((公办)) | 物理类 | 428 | 76365 | 406 |
福建(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组999)(2745)((郑州市)(公办)) | 物理类 | 523 | 41990 | 431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组500)(2745)((郑州市)(公办)) | 物理类 | 527 | 39875 | 431 | |
甘肃(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561)((郑州市)) | 理科 | 460 | 23677 | 433 |
甘肃(本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561)((郑州市)) | 理科 | 428 | 35843 | 337 |
广东(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组203)(10078) | 物理类 | 527 | 104159 | 439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组202)(10078) | 物理类 | 549 | 76282 | 439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组201)(10078) | 物理类 | 551 | 72992 | 439 | |
广西(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078)((理25)(学校所在地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496 | 37182 | 475 |
广西(本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078)((理25文30)(学校所在地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360 | 138708 | 347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078)((理25文30)(学校所在地河南省郑州市。)) | 文科 | 511 | 16805 | 428 | |
贵州(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141)((河南郑州)) | 理科 | 485 | 36486 | 459 |
海南(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2)(152902) | 综合类 | 577 | 15620 | 48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1)(152901) | 综合类 | 587 | 13617 | 483 | |
河北(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940)((郑州市)[公办]) | 历史类 | 531 | 16254 | 43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940)((郑州市)[公办]) | 物理类 | 530 | 66510 | 439 | |
黑龙江(本一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265)((郑州市)) | 理科 | 444 | 27698 | 408 |
黑龙江(本二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2398)((郑州市)) | 理科 | 380 | 47986 | 287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265)((郑州市)) | 理科 | 412 | 37077 | 287 | |
湖北(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01组)(H54101) | 物理类 | 536 | 54817 | 424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02组)(H54102) | 物理类 | 537 | 54181 | 42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03组)(H54103) | 物理类 | 542 | 51039 | 424 | |
湖南(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102组)(4103-102) | 物理类 | 529 | 56140 | 415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101组)(4103-101) | 物理类 | 530 | 55345 | 415 | |
江西(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501)((校址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537 | 39677 | 518 |
吉林(本一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10)((郑州市10078)) | 理科 | 511 | 11474 | 463 |
吉林(本二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41K2)((郑州市10078)) | 理科 | 418 | 30076 | 29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10)((郑州市10078)) | 理科 | 447 | 23350 | 292 | |
江苏(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2专业组)(510202)((以下各专业均在龙子湖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545 | 80935 | 44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1专业组)(510201)(以下各专业除注明外在花园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547 | 78999 | 448 | |
辽宁(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078)((河南公办)) | 物理类 | 437 | 73348 | 360 |
内蒙古(本一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45) | 理科 | 456 | 23253 | 434 |
内蒙古(本二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LP0) | 理科 | 382 | 44318 | 333 |
宁夏(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20)((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理科 | 420 | 10170 | 397 |
青海(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001)((龙子湖校区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花园校区郑州市北环路36号)) | 理科 | 366 | 10202 | 330 |
山东(1段)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A078)((河南公办)) | 综合类 | 494 | 180917 | 443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A078)((河南公办)) | 综合类 | 511 | 142466 | 443 | |
山西(本一B)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B)(2040)((郑州)) | 理科 | 494 | 36323 | 480 |
陕西(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5401)((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136号)) | 理科 | 465 | 48227 | 443 |
上海(本科)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1)(68101)((公办)(办学点龙子湖校区)) | 综合类 | 431 | 35698 | 405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02)(68102)((公办)(办学点龙子湖校区)) | 综合类 | 438 | 34171 | 405 | |
四川(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03)((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541 | 63567 | 520 |
天津(本科A)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组)(05862)((河南)) | 综合类 | 542 | 26225 | 472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3组)(05863)((河南)) | 综合类 | 543 | 25964 | 472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组)(05864)((河南)) | 综合类 | 546 | 25200 | 472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组)(05861)((河南)) | 综合类 | 555 | 22897 | 472 | |
新疆(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70)((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429 | 13028 | 396 |
新疆(本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外合作)(1070)((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373 | 22275 | 285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70)((河南省郑州市)) | 理科 | 343 | 6631 | 396 |
云南(本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01)(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136号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 理科 | 516 | 31761 | 485 |
云南(本二)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101)(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136号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 理科 | 487 | 46318 | 405 |
浙江(1段)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218)((郑州))(本科) | 综合类 | 533 | 125323 | 488 |
浙江(2段)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218)((郑州))(本科) | 综合类 | 579 | 74849 | 274 |
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建有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占地面积555亩)、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占地面积1780亩),江淮校区(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龙池大道236号,占地面积1500亩)正在建设,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学校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曾多次搬迁、数易校址,历经多年边建校、边搬迁、边办学的艰苦卓绝历程,从北京辗转至河北,再南下河南,始终坚守治水兴国之初心使命,坚持水利水电特色之办学传承,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矢志不移,形成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学校设有水利学院、电力学院、水资源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岩土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院、中德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等169个研究机构。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水利部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水利行业监管研究中心、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河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及依法治校研究中心、河南河长学院、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政中心、河南省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与修复研究基地、河南省生态环境干部培训基地、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设在学校。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成员单位等。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提升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家战略实施、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服务。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双聘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8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