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首都师范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40分,录取位次16983。其中生物科学类574分,公共事业管理549分,劳动与社会保障54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为583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66分,录取位次2227。其中日语56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英语专业,最低为57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 | 专业 | 批次/科目 | 最低分 |
---|---|---|---|
首都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物理) | 549 |
首都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批(物理) | 540 |
首都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批(物理) | 574 |
首都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物理) | 583 |
首都师范大学 | 英语 | 本科批(历史) | 571 |
首都师范大学 | 日语 | 本科批(历史) | 566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首都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首都师范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 | 学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605 | 2974 | 462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608 | 21213 | 465 |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617 | 16321 | 465 | |
重庆(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72 | 3572 | 428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604 | 11888 | 427 | |
福建(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67 | 3626 | 431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604 | 14435 | 449 | |
甘肃(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68 | 11267 | 370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71 | 1904 | 421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76 | 1655 | 421 | |
广东(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84 | 5545 | 428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94 | 25639 | 442 | |
广西(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72 | 16189 | 371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82 | 12571 | 371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81 | 2709 | 400 | |
贵州(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19 | 39875 | 380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34 | 10214 | 442 | |
河北(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69 | 37617 | 448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601 | 4175 | 449 | |
河南(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88 | 32528 | 511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90 | 30887 | 511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79 | 4869 | 521 |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文科 | 579 | 4869 | 521 | |
黑龙江(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66 | 2908 | 410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86 | 1803 | 410 |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90 | 10643 | 360 | |
湖北(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77 | 4789 | 432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89 | 3279 | 432 |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83 | 26392 | 437 |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85 | 25224 | 437 |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98 | 18563 | 437 |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603 | 16230 | 437 | |
湖南(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57 | 36446 | 422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68 | 29583 | 422 |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94 | 16588 | 422 |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58 | 7676 | 438 |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87 | 3284 | 438 | |
江西(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87 | 3263 | 463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94 | 13084 | 448 | |
吉林(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40 | 16983 | 345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74 | 10349 | 345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66 | 2227 | 369 | |
江苏(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47 | 83548 | 462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97 | 32342 | 462 |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84 | 7093 | 478 | |
辽宁(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历史类 | 582 | 3165 | 400 |
首都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594 | 16329 | 368 | |
内蒙古(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09 | 19408 | 471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10 | 4318 | 478 | |
青海(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433 | 5925 | 343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496 | 998 | 411 | |
山东(1段) | 首都师范大学 | 综合类 | 583 | 35043 | 444 |
山西(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602 | 7342 | 506 |
首都师范大学(B) | 理科 | 528 | 33079 | 506 | |
首都师范大学(B) | 文科 | 549 | 3389 | 516 | |
四川(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79 | 42054 | 539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87 | 35537 | 539 |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文科 | 577 | 4052 | 529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579 | 3727 | 529 | |
天津(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综合类 | 607 | 10160 | 475 |
首都师范大学 | 综合类 | 620 | 7371 | 475 | |
新疆(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415 | 2238 | 390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420 | 689 | 425 | |
云南(本一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理科 | 565 | 18217 | 505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理科 | 567 | 17437 | 505 | |
首都师范大学 | 文科 | 604 | 2680 | 550 | |
首都师范大学(国家专项) | 文科 | 608 | 2252 | 550 | |
浙江(1段) | 首都师范大学 | 综合类 | 636 | 20585 | 492 |
附:首都师范大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十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419人,在1668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409人,副高职称人数585人,博士1229人,硕士395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入选“北京学者计划”,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1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未来,首都师范大学将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