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5-06-17 18:48:5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官网公布整理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广东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483分,录取位次50073。其中风景园林483分,工商管理483分,人力资源管理483分,

2、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本科批)2024年在广东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84分,录取位次176571。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95分,车辆工程492分,新能源汽车工程49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为49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附:2024年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专业在广东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车辆工程本科批(物理)49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批(物理)49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智能车辆工程本科批(物理)49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机械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机械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工业设计本科批(物理)489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本科批(物理)48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自动化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通信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通信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49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497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软件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软件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土木工程本科批(物理)48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智能建造本科批(物理)48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批(物理)487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流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筑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风景园林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工商管理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财务管理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商务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金融工程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税收学本科批(物理)49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物理)49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投资学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英语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商务英语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日语本科批(物理)49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筑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风景园林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工商管理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市场营销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财务管理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电子商务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税收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投资学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英语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商务英语本科批(历史)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日语本科批(历史)483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624529046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6717325346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69169781465
重庆(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472744642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4987647427
福建(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312674543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7890522449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8486031449
甘肃(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768834437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28590337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78392837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3021726421
广西(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7615736737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0213428037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0052640400
贵州(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315297138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4242421442
海南(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综合类48341779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综合类5153281848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综合类52729380483
河北(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4965868449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50203933448
河南(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97327848396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2897632428
黑龙江(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608675136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608675136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1522801410
湖北(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324522543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55126288437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72112660437
湖南(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385549943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3916798242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55146555422
江西(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6812585444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7911209144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7545761463
吉林(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686334934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35945634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39020137369
江苏(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6718198446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48316462446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7850548478
辽宁(本科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物理类39610381836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历史类40025455400
内蒙古(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606209436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38118875381
宁夏(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224593371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378472419
青海(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222084932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3816743382
山西(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3802725638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0213599402
四川(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67183371459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6569904457
新疆(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26940692262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31013585304
云南(本二批)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理科422102974420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文科48044528480

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简介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11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6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6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16.87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2.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7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05.93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实验中心14个(含5个基础实验中心和9个专业实验中心),实验室271个,就业与实习基地664个,教学实践基地1140个;5G校园网络已覆盖全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双百工程”、组建学科团队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了一支以学校自有教师为主、以兼职教师为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