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红河学院2024年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05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477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红河学院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近三年在江苏录取分数线:
1、2023年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78分(位次148669);【历史类】本科批501分(位次40236)。
2、2022年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70分(位次135278);【历史类】本科批497分(位次39136)。
3、2021年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58分(位次126166);【历史类】本科批503分(位次39238)。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红河学院近三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红河学院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78 | 148669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481 | 145762 | 448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87 | 140150 | 448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01 | 40236 | 474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70 | 135278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75 | 130970 | 42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475 | 130970 | 429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497 | 39136 | 471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红河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458 | 126166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464 | 121252 | 417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批 | 468 | 117776 | 417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03 | 39238 | 47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红河学院简介:
红河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正式获批开办本科教育,2007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努力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家民委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团队2个、智库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