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广西大学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78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595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广西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90分(位次23984);【历史类】本科批575分(位次4731)。
2、2022年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57分(位次25790);【历史类】本科批569分(位次4564)。
3、2021年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86分(位次22452);【历史类】本科批596分(位次4525)。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广西大学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广西大学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90 | 23984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94 | 22035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6 | 21107 | 424 |
2023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75 | 4731 | 42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57 | 25790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65 | 21636 | 40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69 | 4564 | 435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广西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或生)) | 本科批 | 586 | 22452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化学) | 本科批 | 589 | 21037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2 | 19742 | 397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96 | 4525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6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