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太原科技大学2024年在天津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综合类】本科A批518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太原科技大学历年在天津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近三年在天津录取分数线:
1、2023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A批518分(位次32675)。
2、2022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A批520分(位次30828)。
3、2021年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综合类】本科A批511分(位次31123)。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太原科技大学近三年在天津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太原科技大学历年在天津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18 | 32675 | 472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21 | 31862 | 472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批 | 523 | 31375 | 472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化 或 地) | 本科A批 | 525 | 30863 | 472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 本科A批 | 527 | 30343 | 472 |
2023 | 天津 | 综合类(物) | 本科A批 | 535 | 28303 | 472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化 或 地) | 本科A批 | 520 | 30828 | 463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 本科A批 | 520 | 30828 | 463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20 | 30828 | 463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21 | 30630 | 463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物) | 本科A批 | 524 | 30010 | 463 |
2022 | 天津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批 | 527 | 29427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太原科技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物) | 本科A批 | 511 | 31123 | 463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地 或 化) | 本科A批 | 512 | 30910 | 463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14 | 30504 | 463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物 或 化) | 本科A批 | 517 | 29855 | 463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化 或 生) | 本科A批 | 518 | 29636 | 463 |
2021 | 天津 | 综合类(不限) | 本科A批 | 524 | 28331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太原科技大学简介: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6年)、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
学校现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中试基地1个;其他类型平台14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