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3-06 19:06:13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中国人民大学今年(2022年)在青海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青海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在青海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本一)录取最低分606分,最低位次52;

2、文科: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本一)录取最低分585分,最低位次25;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606 / 52335
2022文科本一585 / 2540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中国人民大学在青海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在青海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青海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青海)学费
社会科学试验班 (管理学科类,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含应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大数据技术-农林经济管理2个双学位项目;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院际学生交换项目;未来数据人才计划、数字人文菁英计划、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位项目等)15000
金融学类 (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信用管理含金融学-数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金融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实验班,剑桥大学本科生访学项目、康奈尔大学暑期学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明尼苏达双城大学、杜伦大学、玛丽女王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等)15000
工商管理类 (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含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等校免学费交流项目)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文科(2022青海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青海)学费
社会科学试验班 (管理学科类,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含应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管理、大数据技术农林经济管理2个双学位项目;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院际学生交换项目;未来数据人才计划、数字人文菁英计划、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位项目等)15000
金融学类 (含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信用管理含金融学数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金融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实验班,剑桥大学本科生访学项目、康奈尔大学暑期学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明尼苏达双城大学、杜伦大学、玛丽女王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等)15000
工商管理类 (含国际三学士学位项目、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贸易经济含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工商管理法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管理科学(商业数据分析方向)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IE商学院等校免学费交流项目)15000
人力资源管理 (含4加1本硕国际项目,含英国华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院际免学费学生交换项目,美国罗格斯大学“2+1”“4+1”硕士项目,学院本硕毕业生可直接申请罗格斯大学的硕士并免修部分课程)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