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遵义医科大学今年(2022年)在四川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遵义医科大学2022年在四川录取分数线为:
理科: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本一)录取最低分591分,最低位次23044;
1、理科: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本二)录取最低分515分,最低位次83025;
2、文科: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本二)录取最低分526分,最低位次25927;
年份 | 科目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理科 | 本一 | 591 / 23044 | 515 |
2022 | 理科 | 本二 | 515 / 83025 | 426 |
2022 | 文科 | 本二 | 526 / 25927 | 466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2022遵义医科大学在四川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遵义医科大学2022年在四川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四川本一)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四川) | 学费 |
---|---|---|
临床医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5 | 4500 |
麻醉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要求身体无残疾。 | 13 | 4500 |
口腔医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要求身体无残疾。 | 15 | 45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理科(2022四川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四川) | 学费 |
---|---|---|
医学影像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3 | 4500 |
医学检验技术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3 | 4200 |
临床药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3 | 4200 |
法医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450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兰、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限报。 | 2 | 4200 |
精神医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4500 |
基础医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3 | 4500 |
护理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3 | 6960 |
助产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6960 |
智能医学工程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4200 |
口腔医学技术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要求身体无残疾。 | 3 | 4200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42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文科(2022四川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四川) | 学费 |
---|---|---|
护理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4 | 6960 |
助产学 色盲、色弱考生限报。 | 2 | 6960 |
英语 英语单科成绩在满分的60%以上(含60%)。 | 3 | 41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遵义医科大学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15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实体藏书204万余册,电子馆藏13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下设29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8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