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南京大学2024年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670分;【历史类】本科批639分。
以下为2022-2024年南京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近三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70分;【历史类】本科批639分。
2、2023年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69分;【历史类】本科批642分。
3、2022年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49分;【历史类】本科批624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南京大学近三年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南京大学历年在湖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305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50 | 2284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3组) | 本科 | 670 | 669 | 422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104组) | 本科 | 670 | 669 | 422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第302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29 | 399 | 438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第101组) | 本科 | 639 | 187 | 438 |
2、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化)(第307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46 | 2730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306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50 | 2184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103组)(江苏南京) | 本科 | 665 | 740 | 415 |
2023 | 物理类(物+化)(第104组)(江苏南京) | 本科 | 669 | 531 | 415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第305组)(国家专项)(江苏南京) | 本科 | 628 | 456 | 428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第102组)(江苏南京) | 本科 | 642 | 178 | 428 |
3、南京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化)(第6组)(国家专项)(江苏南京) | 本科 | 624 | 2991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5组)(国家专项)(江苏南京) | 本科 | 633 | 1813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2组)(江苏南京) | 本科 | 646 | 738 | 414 |
2022 | 物理类(物+化)(第3组)(江苏南京) | 本科 | 649 | 586 | 414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第4组)(国家专项) | 本科 | 617 | 324 | 451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第1组) | 本科 | 624 | 198 | 451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南京大学在湖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围绕“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施“熔炉工程”,奋力打造新时代“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