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2-20 03:45:19

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东工业大学今年(2022年)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本一)录取最低分562分,最低位次45332;

2、文科: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本一)录取最低分539分,最低位次16677;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562 / 45332509
2022文科本一539 / 16677527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在河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河南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南)学费
经济学 (6060元/年;办学地点龙洞校区)36060
国际经济与贸易 (6060元/年;办学地点龙洞校区)36060
工商管理类 (6060元/年;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地点龙洞校区;第三学期专业分流)4606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河南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南)学费
应用化学 (685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66850
机械类 (6850元/年;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第三学期专业分流;机械电子工程(创新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在专业分流后选拔)6685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6850元/年;含卓越工程师班,第六学期选拔;不招色盲)66850
工业设计 (6850元/年;办学地点东风路校区;不招色盲)66850
材料类 (6850元/年;包含专业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三学期专业分流;材料类(创新班)在专业分流后选拔;不招色盲色弱)668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850元/年;不招色盲)66850
自动化类 (6850元/年;包含专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动化(创新班、卓越工程师班)第二学期选拔;机器人工程专业不直接招生,第一学期在自动化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录取生中选拔;不招色盲)66850
计算机类 (685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第三学期专业分流;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在专业分流后选拔;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66850
制药工程 (685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66850
生物工程 (685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6685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6060元/年;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办学地点龙洞校区;第三学期专业分流)5606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东工业大学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1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高校400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35-50名。U.S.News2021世界大学工程学排行榜内地排名第39位、世界排名第166位。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等专业认证/评估通过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名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19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1个。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

面向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乘势而上,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努力朝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砥砺奋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