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泉州师范学院今年(2022年)在四川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四川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泉州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泉州师范学院2022年在四川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四川(本二)录取最低分469分,最低位次135319;
2、文科:2022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四川(本二)录取最低分530分,最低位次23440;
年份 | 科目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理科 | 本二 | 469 / 135319 | 426 |
2022 | 文科 | 本二 | 530 / 23440 | 466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2022泉州师范学院在四川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泉州师范学院2022年在四川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四川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四川) | 学费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 2 | 5040 |
化学 师范类 | 2 | 5040 |
地理科学 师范类 | 2 | 5040 |
生物科学 师范类 | 2 | 546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 5040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3 | 5040 |
应用心理学 | 4 | 5040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2 | 5040 |
通信工程 | 2 | 504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 | 504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2 | 50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5040 |
物联网工程 | 2 | 5040 |
化工与制药类 (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6 | 5040 |
纺织工程 | 3 | 5040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3 | 5040 |
环境科学 | 4 | 5040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2 | 5040 |
软件工程 一、二年级每学年5040元,三、四年级每学年16000元 | 5 | 待定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文科(2022四川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四川) | 学费 |
---|---|---|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 3 | 5460 |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类,口试成绩合格 | 2 | 5460 |
英语 师范类,口试成绩合格,英语单科成绩应达100分及以上 | 2 | 5040 |
历史学 师范类 | 2 | 5040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3 | 5040 |
市场营销 | 2 | 504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泉州师范学院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现有福建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共建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