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厦门理工学院2022年在吉林。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一:2022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理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 / - | 327 |
2022 | 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 | 本二A | - / - | 327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 / - | 364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以上就是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可作为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家长们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加紧备考,争取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二: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9-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厦门理工学院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理科 | 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 | 本二 | 459 / 23051 | 305 |
2021 | 理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 | 469 / 20898 | 305 |
2021 | 文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 | 509 / 4356 | 335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2020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0 | 理科 | 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 | 本二A | 499 / 21605 | 336 |
2020 | 理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507 / 19824 | 336 |
2020 | 文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505 / 6674 | 371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2019厦门理工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 | 科目 | 学校 | 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19 | 理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516 / 20499 | 350 |
2019 | 文科 | 厦门理工学院 | 本二A | 538 / 3811 | 372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厦门理工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确立了“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材料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类、城乡建设与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8个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级高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21年3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作为2021年度新增7所、中国内地333所高校之一,工程科学(Engineering)首次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新突破。
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等。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根据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显示,我校在福建省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中进步明显,我校发展潜力跻身福建省11所重点建设高校第6名。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排行结果,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位,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年版)排行榜中位列第17位。根据上海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我校综合排名居于全国第256位,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排名第119位,在省内上榜院校中排名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