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今年(2022年)在广西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西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广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广西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西(本二)录取最低分386分,最低位次108709;
2、文科: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西(本二)录取最低分478分,最低位次27537;
年份 | 科目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理科 | 本二 | 386 / 108709 | 343 |
2022 | 文科 | 本二 | 478 / 27537 | 421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二: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西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广西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广西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广西) | 学费 |
---|---|---|
财政学 (文史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金融学 (文史类,4年,18000元/年) | 3 | 180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法学 (文史类,4年,17000元/年) | 2 | 17000 |
汉语言文学 (文史类,4年,17000元/年) | 1 | 17000 |
英语 (文史类,4年,17000元/年) | 3 | 17000 |
工商管理 (文史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会计学 (文史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电子商务 (文史类,4年,18500元/年) | 1 | 185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理科(2022广西本二)
专业名称 | 计划数(广西) | 学费 |
---|---|---|
财政学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金融学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金融工程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机械工程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车辆工程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1 | 18500 |
智能制造工程 (理工类,4年,20000元/年) | 3 | 20000 |
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通信工程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自动化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物联网工程 (理工类,4年,20000元/年) | 2 | 20000 |
数字媒体技术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类,4年,18500元/年) | 2 | 18500 |
交通运输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工程管理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工商管理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1 | 18000 |
会计学 (理工类,4年,18000元/年) | 2 | 18000 |
供应链管理 (理工类,4年,17000元/年) | 2 | 17000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以建设应用型本科,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组建互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航运、文化产业、自贸区商务六大专业集群,进一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精品课程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本科优秀特色教材1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等。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电子设计、智能车、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近900项。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日益上升。2016-2020年,学院学科竞赛成果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第2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排名第8位。
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应用、突出专业、面向市场、服务产业”的原则,不断深化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发挥多学科办学优势,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力量,实施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加强联合攻关,提高集成创新能力。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集美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形成了嘉庚精神进社区、水上运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非遗手工作品制作、木拱廊桥、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560项,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