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2-18 03:15:46

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安徽理工大学今年(2022年)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2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一:2022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为:

物理类: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录取最低分540分,最低位次83937;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物理类本科540 / 8393744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安徽理工大学在广东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在广东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物理类(2022广东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东)学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金融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英语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网络与新媒体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车辆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智能制造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2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电子信息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人工智能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自动化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机器人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智能科学与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区块链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土木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720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应急技术与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65200
工程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工程造价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市场营销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人力资源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4900
电子商务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4900
测绘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720
导航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200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20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72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65200
智能材料与结构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720
制药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能源化学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5200
交通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200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5720
安全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65720
机械电子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与韩国东西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410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安徽理工大学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约3200亩。

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