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广州南方学院2024年在河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本二批414分;【文科】本二批439分。
以下为2022-2024年广州南方学院历年在河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南方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近三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414分;【文科】本二批439分。
2、2023年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427分;【文科】本二批468分。
3、2022年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理科】本二批419分;【文科】本二批445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广州南方学院近三年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广州南方学院历年在河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理科(金融类较高收费)(民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具体收费办法见学校官网) | 本二 | 403 | 317600 | 396 |
2024 | 理科(较高收费)(民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具体收费办法见学校官网。) | 本二 | 405 | 314080 | 396 |
2024 | 理科(民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具体收费办法见学校官网。) | 本二 | 414 | 298277 | 396 |
2024 | 文科(金融类较高收费)(民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具体收费办法见学校官网。) | 本二 | 428 | 97632 | 428 |
2024 | 文科(民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具体收费办法见学校官网) | 本二 | 439 | 87279 | 428 |
2、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理科(金融类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19 | 301909 | 409 |
2023 | 理科(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20 | 300076 | 409 |
2023 | 理科(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27 | 287135 | 409 |
2023 | 文科(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67 | 96864 | 465 |
2023 | 文科(金融类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68 | 95805 | 465 |
3、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理科(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05 | 314509 | 405 |
2022 | 理科(金融类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06 | 312751 | 405 |
2022 | 理科(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19 | 288892 | 405 |
2022 | 文科(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45 | 100731 | 445 |
2022 | 文科(金融类较高收费)(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民办) | 本二 | 445 | 100731 | 445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广州南方学院在河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广州南方学院简介: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力争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旗帜。
学校实施“差异化”错位发展和“不平衡”扶优发展策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5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和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2023年4月,艾瑞深校友会发布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我校在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名第二,广东省民办大学排名第一。学校注重科研和产学研工作,拥有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平台,建设了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高水平科研团队。近3年,学校承担了一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科研项目,教师公开发表被CSSCI 、SSCI、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收录的高水平论文数百篇,PNAS发表论文1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