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预估为:【历史类】本科批581分左右;【物理类】本科批596分左右。
以下为2021-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96分(位次21107);【历史类】本科批578分(位次4334)。
2、202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69分(位次19667);【历史类】本科批572分(位次4107)。
3、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593分(位次19317);【历史类】本科批600分(位次3877)。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1-2023)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6 | 21107 | 424 |
2023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602 | 18473 | 424 |
2023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78 | 4334 | 426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69 | 19667 | 40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71 | 18754 | 40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572 | 4107 | 435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1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3 | 19317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5 | 18452 | 39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物理+不限) | 本科批 | 597 | 17580 | 397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600 | 3877 | 463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历史+不限) | 本科批 | 600 | 3877 | 463 |
各专业分,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最低分是指普通类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包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即达到此分数线的考生有机会参与相应批次的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会因各专业竞争情况、报考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2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466人,硕士生5834人,博士生1741人。
学校推动国内外合作交流,拥有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与国内12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来自11个国家的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矿业高校联盟,连续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与84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与80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学校与北京、天津、鄂尔多斯等城市共建了一批协同创新机构,持续助力国家、地区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