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625分;【历史类】本科批608分。
以下为2022-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近三年在江苏录取分数线:
1、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25分;【历史类】本科批608分。
2、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31分;【历史类】本科批615分。
3、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02分;【历史类】本科批594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中国传媒大学近三年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中国传媒大学历年在江苏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10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报考以下专业须查阅院校招生章程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学习) | 本科 | 590 | 39109 | 46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08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报考以下专业须查阅院校招生章程) | 本科 | 594 | 35656 | 46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06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615 | 20314 | 462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07专业组) | 本科 | 615 | 20314 | 462 |
2024 | 物理类(物+化)(09专业组) | 本科 | 625 | 14593 | 462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04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报考以下专业须查阅院校招生章程北京) | 本科 | 584 | 7329 | 478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03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606 | 3067 | 478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02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608 | 2793 | 478 |
2、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08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 | 593 | 37931 | 448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07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 | 596 | 35650 | 448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06专业组) | 本科 | 627 | 15132 | 448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05专业组) | 本科 | 631 | 13100 | 448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03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北京) | 本科 | 613 | 2447 | 474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02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615 | 2229 | 474 |
3、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06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北京) | 本科 | 567 | 38366 | 429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07专业组)(中外合作办学)(北京) | 本科 | 598 | 14927 | 429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05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602 | 12732 | 429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03专业组)(北京)(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 | 582 | 3060 | 471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02专业组)(北京) | 本科 | 594 | 1491 | 471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2021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三个跨越”发展战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