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百色学院2024年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497分;【历史类】本科批486分。
以下为2022-2024年百色学院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百色学院。
百色学院近三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
1、2024年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97分;【历史类】本科批486分。
2、2023年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80分;【历史类】本科批481分。
3、2022年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464分;【历史类】本科批484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百色学院近三年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百色学院历年在湖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物理类(物+化)(第04组)(广西) | 本科 | 482 | 104429 | 437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02组)(广西) | 本科 | 492 | 96035 | 437 |
2024 | 物理类(物+不限)(第03组)(广西) | 本科 | 495 | 93617 | 437 |
2024 | 物理类(物+地)(第05组)(广西) | 本科 | 497 | 91965 | 437 |
2024 | 历史类(史+不限) | 本科 | 486 | 26104 | 432 |
2、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05组) | 本科 | 476 | 95249 | 424 |
2023 | 物理类(物+不限)(第04组) | 本科 | 477 | 94563 | 424 |
2023 | 物理类(物+化或物+地)(第06组) | 本科 | 480 | 92571 | 424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第02组) | 本科 | 477 | 28244 | 426 |
2023 | 历史类(史+政)(第03组) | 本科 | 477 | 28244 | 426 |
2023 | 历史类(史+不限)(第01组) | 本科 | 481 | 26865 | 426 |
3、百色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 | 科目(招生方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05组)(广西) | 本科 | 459 | 91957 | 409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04组)(广西) | 本科 | 460 | 91244 | 409 |
2022 | 物理类(物+化或物+生)(第07组)(广西) | 本科 | 461 | 90523 | 409 |
2022 | 物理类(物+不限)(第06组)(广西) | 本科 | 462 | 89834 | 409 |
2022 | 物理类(物+化或物+地)(第08组)(广西) | 本科 | 464 | 88458 | 409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第02组) | 本科 | 482 | 28852 | 435 |
2022 | 历史类(史+政)(第03组) | 本科 | 483 | 28445 | 435 |
2022 | 历史类(史+不限)(第01组) | 本科 | 484 | 28040 | 435 |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百色学院在湖北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百色学院简介: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6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积淀了特色鲜明的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独有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升本以来,学校转型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个阶段,凝练了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和“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双系驱动”育人模式,形成了“红色铸魂、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6万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声誉】实现办学转型,社会影响良好。学校升本以来,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是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试点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华文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大学”“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称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