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1-24 22:49:16

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北京语言大学今年(2022年)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河南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本一)录取最低分563分,最低位次44297;

2、文科: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本一)录取最低分571分,最低位次5159;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563 / 44297509
2022文科本一571 / 5159527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河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河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河南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南)学费
经济学 (经济金融统计与分析)(5000元/年)15000
金融学 (5000元/年)35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5000元/年)25000
国际政治 (5000元/年)25000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5000元/年)15000
汉语言文学 (5000元/年)45000
汉语国际教育 (5000元/年)25000
外国语言文学类 (6000元/年;包含专业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36000
翻译 (汉英法)(6000元/年;只招英语、法语语种考生)16000
新闻学 (国际新闻传播)(5000元/年)15000
心理学 (5000元/年)15000
会计学 (5000元/年)15000
财务管理 (5000元/年)15000
人力资源管理 (5000元/年)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河南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南)学费
经济学 (经济金融统计与分析)(5000元/年)15000
金融学 (5000元/年)35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5000元/年)25000
国际政治 (5000元/年)15000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5000元/年)15000
特殊教育 (言语听觉科学)(5000元/年)15000
汉语国际教育 (5000元/年)25000
外国语言文学类 (6000元/年;包含专业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36000
语言学 (5000元/年;只招英语语种考生)15000
翻译 (英语)(6000元/年;只招英语语种考生)16000
翻译 (本地化)(6000元/年;只招英语、法语语种考生)16000
新闻学 (国际新闻传播)(5000元/年)15000
网络与新媒体 (5000元/年)15000
计算机类 (5500元/年;包含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95500
会计学 (5000元/年)15000
人力资源管理 (5000元/年)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学校目前有以下教学科研单位: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北京语言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信息科学学院(语言智能研究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语言学系、心理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语言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梅兰芳艺术传承传播中心)、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筹建工作秘书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经济研究院、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工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合署办公)、一带一路研究院、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挂靠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材研究院。

学校目前设有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14个,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阿拉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重点培育基地,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依托教育部、科技部支持的以语言认知科学为学科创新点的“111计划”引智平台,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是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监测的重要基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研制和修订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阵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是国家汉办首批建立的汉语国际推广十大研究基地之一,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是文化和旅游部投入建设的中外文化互译合作平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教委建设的“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唯一一家语言类中心,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支持建立的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机构,中医药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基地是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的特色基地,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是与《光明日报》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除了省部级科研中心(或基地)之外,我校还有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6个,北京市语委设立的科研中心1个(北京语言康复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校级研究机构50余个。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