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2023-01-23 14:15:58

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淮北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广西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一: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广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广西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本二)录取最低分398分,最低位次99148;

2、文科:2022年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本二)录取最低分533分,最低位次10591;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二398 / 99148343
2022文科本二533 / 10591421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淮北师范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在广西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广西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西)学费
经济学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法学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社会工作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思想政治教育 (文史类,师范,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24900
学前教育 (文史类,师范,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汉语言文学 (文史类,师范,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24900
历史学类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历史学(师范)、文化遗产)14900
会计学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人力资源管理 (文史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商务英语 (文史类,4年,4900元/年,需外语口试,在相山校区办学,外语口试成绩达“B等级”及以上。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149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广西本二)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西)学费
教育技术学 (理工类,师范,4年,52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52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类,师范,4年,52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25200
应用心理学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52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5200
物流管理 (理工类,4年,4900元/年,在滨湖校区办学)14900
物理学 (理工类,师范,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区办学)25200
化学 (理工类,师范,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区办学)25200
生物科学 (理工类,师范,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区办学)15200
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区办学)15200
生物工程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在相山校区办学)15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淮北师范大学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2018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历经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追求卓越的改革创新精神,厚植服务基层、奉献教师教育的情怀,培养造就了10万余名情怀深厚、专业硬核、甘于奉献、扎根基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经过一代又一代淮师人的不懈努力,铸就了“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淮师大精神和“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有博士600余人(含在读博士)、硕士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6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三八红旗手2人,省教学名师41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省级教坛新秀4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8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