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是几本
通过近年福建农林大学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福建农林大学在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南、四川、宁夏、陕西、山西等省为第一批次录取,所以我们通常认为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本大学;而在河南、四川、山西、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又可以说福建农林大学是二本院校。
福建农林大学各省市录取批次
省份 | 类型 | 文理科(招生批次) | 年份 | 最低分数线/位次 | 省控线 |
---|---|---|---|---|---|
新疆 | 南疆单列 | 文科(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2024 | 469 / - | 425 |
云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2 / 8221 | 550 |
内蒙古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00 / 5188 | 478 |
河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33 / 19675 | 521 |
新疆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433 / - | 425 |
四川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45 / 12748 | 529 |
宁夏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06 / 2854 | 496 |
陕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00 / 11097 | 488 |
云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22 / 38020 | 505 |
内蒙古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11 / 18973 | 471 |
河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16 / 122158 | 511 |
新疆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390 / - | 390 |
四川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44 / 77468 | 539 |
宁夏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32 / 14269 | 432 |
陕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90 / 51679 | 475 |
陕西 | 闽台合作项目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92 / 50314 | 475 |
陕西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76 / 60563 | 475 |
山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B段) | 2024 | 510 / 42029 | 506 |
河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516 / 28443 | 428 |
河南 | 较高收费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439 / 87279 | 428 |
四川 | 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457 / 76813 | 457 |
山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A段) | 2024 | 510 / 8873 | 446 |
河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503 / 142935 | 396 |
河南 | 较高收费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07 / 310571 | 396 |
四川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529 / 95844 | 459 |
四川 | 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59 / 194087 | 459 |
山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A段) | 2024 | 464 / 69377 | 418 |
山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B段) | 2024 | 489 / 53752 | 418 |
云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4 | 487 / 58735 | 420 |
云南 | 闽台合作 | 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4 | 501 / 49934 | 420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福建农林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36年 | 博士点数量 | 11 |
硕士点数量 | 26 | 学校类型 | 农林 |
所在城市 | 福建 福州市 | 办学层次 | 世界知名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科研成果斐然。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平台-项目-成果“三位一体”科技创新链条,在菌草、蜜蜂、兰花、杉木、水稻、甘蔗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生态治理、生物质利用等应用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学校高起点建设海峡联合研究院、海峡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大食物观研究院等10余个校内一流创新平台。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1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同时,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试验站、分中心)1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在农林作物基因组、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破译甘蔗、龙眼、菠萝、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兰花、睡莲、闽楠、斑茅、番木瓜、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六倍体麻竹等基因组。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14篇高水平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全国“双非”高校第2位、福建省属高校首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