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是几本
通过近年青海民族大学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青海民族大学在河南、云南、新疆、云南等省都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所以青海民族大学是二本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各省市录取批次
省份 | 类型 | 文理科(招生批次) | 年份 | 最低分数线/位次 | 省控线 |
---|---|---|---|---|---|
新疆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343 / - | 304 |
四川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515 / 28682 | 457 |
河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511 / 31332 | 428 |
宁夏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483 / 4360 | 419 |
陕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468 / 20307 | 397 |
山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B段) | 2024 | 477 / 16195 | 446 |
云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4 | 533 / 20521 | 480 |
新疆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319 / - | 262 |
四川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512 / 118741 | 459 |
四川 | 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90 / 150457 | 459 |
河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76 / 188251 | 396 |
河南 | 较高收费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42 / 248270 | 396 |
宁夏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17 / 17270 | 371 |
陕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49 / 79142 | 372 |
陕西 | 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31 / 92459 | 372 |
山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B段) | 2024 | 447 / 81117 | 418 |
云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4 | 442 / 89679 | 420 |
云南 | 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4 | 417 / 107006 | -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青海民族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49年 | 博士点数量 | 1 |
硕士点数量 | 17 | 学校类型 | 民族 |
所在城市 | 青海 西宁市 | 办学层次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关怀下,形成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单位的“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格局,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