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530分难吗?在四川高考530分什么概念?530分在四川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四川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53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四川高考53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一:在四川高考53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530分在四川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4年四川高考53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9273-19830名,同分人数558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分(本一批529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90%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3316-94628名,同分人数1313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71分(本二批459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68%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2024年四川高考本一批为文科529分。若是文科考生,四川省53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3年四川高考53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8798-19323名,同分人数526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3分(本一批527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88%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73036-74014名,同分人数979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0分(本一批520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67%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3、2022年四川高考530分排名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67474-68391名,同分人数918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5分(本一批515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66%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2847-23440名,同分人数594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64分(本二批466分),已经超出了四川省88%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二:四川高考530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5年四川历史类5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成都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最低529分),内江师范学院(最低521分),四川轻化工大学(最低525分),西华大学(宜宾校区)(最低521分)。
省外:湖南医药学院(最低525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29分),湖北美术学院(最低529分),辽宁大学(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最低529分),山东政法学院(最低525分)。
2、物理类
2025年四川物理类5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成都大学(艺术类专业)(最低521分),西华师范大学(最低520分),成都医学院(最低528分),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最低520分)。
省外: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最低524分),贵州师范大学(最低521分),安徽中医药大学(最低528分),湖北科技学院(最低525分),长春大学(最低524分)。
附:四川高考530分院校推荐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四川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40分(本一)、物理类573分(本一)。
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医院5所。有教职工18312人(其中大庆校区503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6364人(其中大庆校区8254人),研究生885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16人,硕士研究生6739人),留学生2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1人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龙江学者”36人,享受黑龙江省特殊津贴3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41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
学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3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9个,临床医学进入前1‰学科。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3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54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