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620分左右(618分、619分、620分、621分、6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62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62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62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62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20分)、南京大学(最低623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17分)、浙江大学医学院(最低615分)、北京理工大学(最低613分)。
二:青海物理类62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2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80名到第87名,共有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青海物理类62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620 | 87 | 本一 |
2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23 | 72 | 本一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617 | 97 | 本一 |
4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15 | 99 | 本一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13 | 111 | 本一 |
6 | 同济大学 | 公办 | 604 | 151 | 本一 |
7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604 | 151 | 本一 |
8 | 浙江大学(民族班) | 公办 | 597 | 188 | 本一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596 | 195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6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620分左右(共有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物理类62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大力赓续弘扬“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的哈工大精神传统,坚持“稳、引、培、评”并举,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建成了一支享有“八百壮士”美誉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8人(含双聘),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8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
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近40万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84人。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390613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808.6万册。截至2023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7656人、国际学生5514人、教职工955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0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产出了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