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陕西高考6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2025-03-11 11:47:18

2025年陕西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陕西理科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陕西高考6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参考陕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陕西高考分数线,陕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5分。陕西理科61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陕西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陕西物理类6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最低610分)、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最低609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最低607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国家专项)(最低606分)、空军军医大学(最低598分)。

省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最低617分)、哈尔滨工程大学(能源未来领军)(最低616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13分)。

二:陕西物理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陕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135名到第6291名,共有15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陕西物理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公办6107115本一
2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公办6097313本一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办6077733本一
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国家专项)公办6067786本一
5空军军医大学公办5989482本一

2、2025陕西物理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卓越优才计划)公办6175930本一
2四川大学公办6175845本一
3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未来领军)公办6175978本一
4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中外/港澳6175961本一
5哈尔滨工业大学(医学类)公办6166036本一
6大连理工大学(单列)公办6166063本一
7哈尔滨工程大学(能源未来领军)公办6166123本一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136525本一
9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未来领军)公办6175978本一
10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中外/港澳6175961本一

以上“2025年陕西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陕西录取线都在615分左右(共有7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陕西物理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空军军医大学简介:

建校以来,学校历届党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绩突出。先后培养9万余名高素质医学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我军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涌现出了“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模范学员大队、“育人大师”李继硕、“模范军医”陈绍洋、战“疫”先锋张西京等全国全军先进典型。

学校人才济济,教学、医疗、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万人计划(特支计划)”入选者16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对象1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3名、“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7名、国防科技卓越青年5名、军队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6名、军队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3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401名,硕士生导师559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名。周光召、杨振宁等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注:信息来源单位:党政办公室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4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23位两院院士、169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4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4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5万余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瞄准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体系,加速推进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设立战略班、总师班、尖班等一批顶尖人才培养载体,成立了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五连冠”,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