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560分左右(558分、559分、560分、561分、5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5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山西理科56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山西高考5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5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太原理工大学(最低562分)、山西医科大学(最低562分)、山西医科大学(最低562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B)(最低539分)、山西大学(最低535分)。
省外:贵州医科大学(B)(最低562分)、四川农业大学(最低561分)、湖南师范大学(最低560分)、贵州大学(最低559分)、西南政法大学(最低558分)。
二:山西物理类5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9097名到第19452名,共有35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山西物理类5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太原理工大学 | 公办 | 562 | 18722 | 本一A |
2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562 | 18722 | 本一A |
3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562 | 18722 | 本一A |
4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B) | 公办 | 539 | 27961 | 本一B |
5 | 山西大学 | 公办 | 535 | 29777 | 本一A |
2、2025山西物理类5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上海理工大学(B) | 公办 | 562 | 18722 | 本一B |
2 | 贵州医科大学(B) | 公办 | 562 | 18722 | 本一B |
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B) | 公办 | 561 | 19096 | 本一B |
4 | 四川农业大学 | 公办 | 561 | 19096 | 本一A |
5 | 北京化工大学(A1) | 公办 | 560 | 19452 | 本一A1 |
6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560 | 19452 | 本一A |
7 | 南昌大学(A1) | 公办 | 559 | 19846 | 本一A1 |
8 | 贵州大学 | 公办 | 559 | 19846 | 本一A |
9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公办 | 558 | 20211 | 本一A |
10 | 西南政法大学 | 公办 | 558 | 20211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5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560分左右(共有11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山西物理类5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山西医科大学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西藏未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9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538人,硕士研究生6354人,博士研究生729人,国际学生473人。2019年起我校学生已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项目金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张颖惠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4万余名。
四川农业大学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以上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省级科研站点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
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