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理科考生5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5分。云南理科59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云南高考59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物理类5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昆明理工大学(医学类)(最低572分)、云南大学(最低568分)。
省外:郑州大学(最低592分)、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91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最低590分)、大连海事大学(最低589分)、东北师范大学(最低588分)。
二:云南物理类5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0131名到第10422名,共有29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云南物理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类) | 公办 | 572 | 16005 | 本一 |
2 | 云南大学 | 公办 | 568 | 17436 | 本一 |
2、2025云南物理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预科) | 公办 | 592 | 9890 | 本一 |
2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公办 | 592 | 9890 | 本一 |
3 | 郑州大学 | 公办 | 592 | 9890 | 本一 |
4 | 中南大学(预科) | 公办 | 591 | 10130 | 本一 |
5 |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91 | 10130 | 本一 |
6 | 中央民族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90 | 10422 | 本一 |
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公办 | 590 | 10422 | 本一 |
8 | 西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589 | 10697 | 本一 |
9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589 | 10697 | 本一 |
10 | 东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588 | 10972 | 本一 |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5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590分左右(共有11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云南物理类5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中南大学简介: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金融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学校不断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不断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升合作交流质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
东北师范大学简介: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指示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余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著名教育家、原我校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获批全国唯一的教师教育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在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