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18分。山西理科48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山西高考48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48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山西中医药大学(最低480分)、太原科技大学(最低477分)、长治医学院(最低475分)、山西师范大学(最低468分)、太原工业学院(最低466分)。
省外:云南财经大学(最低487分)、成都工业学院(B)(最低486分)、承德医学院(最低485分)、遵义医科大学(最低484分)、广东金融学院(最低483分)。
二:山西物理类48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7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5571名到第56129名,共有55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山西物理类48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80 | 59178 | 本二A |
2 | 太原科技大学 | 公办 | 477 | 61057 | 本二A |
3 | 长治医学院 | 公办 | 475 | 62322 | 本二A |
4 | 山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468 | 66752 | 本二A |
5 | 太原工业学院 | 公办 | 466 | 68094 | 本二A |
2、2025山西物理类48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大连交通大学(B) | 公办 | 487 | 54943 | 本二B |
2 | 云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487 | 54943 | 本二A |
3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86 | 55570 | 本二A |
4 | 成都工业学院(B) | 公办 | 486 | 55570 | 本二B |
5 | 湖北大学 | 公办 | 485 | 56129 | 本二A |
6 | 承德医学院 | 公办 | 485 | 56129 | 本二A |
7 | 西藏大学 | 公办 | 484 | 56815 | 本二A |
8 | 遵义医科大学 | 公办 | 484 | 56815 | 本二A |
9 | 安徽工程大学 | 公办 | 483 | 57425 | 本二A |
10 | 广东金融学院 | 公办 | 483 | 57425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485分左右(共有17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山西物理类48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山西师范大学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独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从临汾迁址太原。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本硕博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山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建设院校,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进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师资体系。现有教职工1878人,其中专任教师137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山西省“三晋学者”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6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4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26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优青3人。
安徽工程大学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14个市级、区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学校布点,学院设点,团队蹲点”思路,推进“一学院一中心”建设,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实验室)10余个。率先实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目前共选派28名优秀教师挂任企业“科技副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学校首批科技成果群作价入股成功落地。与无为市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奇瑞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海螺创业、天马微电子、纬湃电子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广东金融学院简介: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
学校在2016年以首名殊荣入选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广东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3个地市政府、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广州银行、广发证券、广晟集团、粤财控股等政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建设金融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举办高端金融峰会、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广东省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指数等举措,着力打好社会服务的“应用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学校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举办的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迄今已召开六届,成为国内知名的千人金融高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