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南文科考生5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河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1分。河南文科59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河南高考59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5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郑州大学(最低584分)、郑州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70分)、河南大学(最低570分)。
省外:西南政法大学(较高收费)(最低597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低596分)、中央民族大学(最低595分)、上海外国语大学(最低594分)、北京科技大学(最低593分)。
二:河南历史类5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394名到第2503名,共有11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南历史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郑州大学 | 公办 | 584 | 4004 | 本一 |
2 | 郑州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70 | 6767 | 本一 |
3 | 河南大学 | 公办 | 570 | 6767 | 本一 |
2、2025河南历史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吉林大学 | 公办 | 597 | 2288 | 本一 |
2 | 西南政法大学(较高收费) | 公办 | 597 | 2288 | 本一 |
3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公办 | 596 | 2393 | 本一 |
4 | 中央民族大学 | 公办 | 595 | 2503 | 本一 |
5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594 | 2620 | 本一 |
6 | 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594 | 2620 | 本一 |
7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594 | 2620 | 本一 |
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593 | 2728 | 本一 |
9 | 苏州大学 | 公办 | 593 | 2728 | 本一 |
10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办 | 593 | 2728 | 本一 |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南录取线都在595分左右(共有10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南历史类5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南政法大学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现有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资深翻译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近年来,学校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49万余平方米,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四季树木葱茏、湖水碧波荡漾、建筑典雅厚重,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佳境。2022年批复设立格拉斯哥海南学院,位于海南省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开展本科学历教育。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创新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院、大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碳中和研究院、矿产研究院、生物农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1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2022年两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2019年,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