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云南高考340分左右文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2025-03-22 19:42:41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类340分左右(338分、339分、340分、341分、3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文科考生3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云南高考340分左右文科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50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80分,专科批分数线为200分。云南文科340分已经达到专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专科批次院校!

一、云南高考34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历史类3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最低342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最低342分)、临沧职业学院(最低341分)、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最低343分)、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最低342分)。

省外: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最低342分)、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最低341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最低340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最低339分)、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最低338分)。

二:云南历史类3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16648名到第116959名,共有31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云南历史类3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公办342116321专科
2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2116321专科
3临沧职业学院公办341116647专科
4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3115969专科
5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2116321专科

2、2025云南历史类3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2116321专科
2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公办342116321专科
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公办341116647专科
4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公办341116647专科
5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0116959专科
6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340116959专科
7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公办339117301专科
8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办339117301专科
9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民办338117624专科
10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338117624专科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类3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340分左右(共有9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云南历史类3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基于1953年4月经西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批准在个旧创办的云锡技工学校而成立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国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70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院紧紧依托百年云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优势,秉承“厚德博学,励志进取”的校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有色行业办学,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形成了“根植有色,校企一体,培育工匠”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为“云南省锡铟产业科教融汇共同体理事长单位”“云南省稀贵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云南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有色金属职业培训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国企办高职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矿山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云南冶金矿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红河州文明学校”。学院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云南省教书育人示范岗1个、锡基新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校外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教学基地2个、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省级示范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长城汽车产业学院1个、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选矿新工艺柔性工业试验创新平台云锡基地1个、云南省工艺美术传承基地1个,立项建设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4项,获全国有色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专利8项。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基于1953年4月经西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批准在个旧创办的云锡技工学校而成立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国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70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院紧紧依托百年云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优势,秉承“厚德博学,励志进取”的校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有色行业办学,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形成了“根植有色,校企一体,培育工匠”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为“云南省锡铟产业科教融汇共同体理事长单位”“云南省稀贵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云南省特色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云南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云南省十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有色金属职业培训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国企办高职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矿山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云南冶金矿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红河州文明学校”。学院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云南省教书育人示范岗1个、锡基新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校外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云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教学基地2个、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省级示范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长城汽车产业学院1个、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选矿新工艺柔性工业试验创新平台云锡基地1个、云南省工艺美术传承基地1个,立项建设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4项,获全国有色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专利8项。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简介: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湖南省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其前身是2005年3月创建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7月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批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学校实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管,以株洲市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省教育厅归口管理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为办学定位,秉持“厚德、精技、笃学、致用”校训精神,获评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军士生院校、湖南省公费师范生本科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等荣誉。 学校占地面积1592亩,现有专任教师102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7500余人,设有车辆工程学院、车辆运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航海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服饰艺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军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全日制本科专业6个、全日制专科专业43个。 学校坚持立足区域、扎根行业。以汽车类专业为主体,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支撑进行布点,形成服务湖南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专业群格局,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门。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携手宝马、沃尔沃、保时捷、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本田、中车电动、北京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陕汽重卡、用友新道等企业,建有产业学院6个、校内共建实训基地20余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为专家顾问的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1个,产教融合研究院、科教融汇研究院各1个。近五年,立项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团队)17 个、市级科创平台2个。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5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56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1400余万元,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和专利成果转化近100项,年均开展社会培训38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教学相长。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5.20%,“双师型”教师占比66.27%。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3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7项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奖励。近五年内,在职在岗教师获得国家奖励及荣誉70项,学生在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9项,二、三等奖15项,省一等奖51项,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省级一等奖14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省内就业率占比超过61%,长株潭地区就业率超过53%。 学校坚持党团共建,聚力前行。现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活力团支部2个、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 学校坚持智慧管理,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了“三可视一精准”(学生成长可视化、教师发展可视化、办学水平可视化、管理服务精准化)为核心的数字校园。以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新型校园环境、校级智慧平台、全域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推进教学流程重构、应用模式创新、评价方法改革,塑造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实现教、学、管、评全方位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作专题交流,并被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推介。 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在党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内涵发展、守正创新提质,朝着全面建成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湖汽贡献。(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6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