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江苏高考575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2025-03-14 11:30:08

江苏高考575分难吗?在江苏高考575分什么概念?575分在江苏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江苏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575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江苏高考575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江苏高考575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一:在江苏高考575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575分在江苏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4年江苏高考575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485-9798名,同分人数314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97分(本科批478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0%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52210-53203名,同分人数994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13分(本科批462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71%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2024年江苏高考本科批为历史类478分、物理类462分。若是历史类考生,江苏省57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物理类考生,江苏省575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3年江苏高考575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602-9862名,同分人数261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01分(本科批474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1%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52350-53220名,同分人数871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27分(本科批448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8%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3、2022年江苏高考575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080-4286名,同分人数207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04分(本科批471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2%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0558-31438名,同分人数881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46分(本科批429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7%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二:江苏高考575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5年江苏历史类5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南通大学(最低566分),南京审计大学(最低566分),南京财经大学(最低566分),江苏大学(最低571分)。

省外:中央美术学院(最低565分),宁波诺丁汉大学(最低575分),天津工业大学(最低575分),北京电影学院(最低570分),浙江财经大学(最低570分)。

2、物理类

2025年江苏物理类5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京林业大学(最低569分),南京审计大学(最低572分),江苏师范大学(最低569分),扬州大学(最低569分),南京医科大学(最低571分)。

省外:西安医学院(最低565分),四川师范大学(最低570分),新疆大学(最低568分),西安工业大学(最低572分),哈尔滨理工大学(最低573分)。

附:江苏高考575分院校推荐

江苏师范大学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36分(本科)、物理类519分(本科)。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现有2个学科入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0个学科入榜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进入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2%。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8个学科入选省优势学科四期建设工程,10个学科入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科技创新平台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33个。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0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0项(重大项目11项、领军人才项目2项、重点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青2项,国家优青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4项。发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论文24篇。2020年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部级科研奖励14项。35个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拥有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智库,在“一带一路”研究及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智库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获首届“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