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山西高考61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5-03-07 15:09:09

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山西高考61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山西理科61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山西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6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中南大学(最低617分)、吉林大学(最低615分)、河北医科大学(最低614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613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低618分)。

二:山西物理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756名到第4937名,共有18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山西物理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南大学公办6174574本一A
2吉林大学公办6154937本一A
3河北医科大学公办6145116本一A
4厦门大学公办6135308本一A
5华南理工大学公办6135308本一A
6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办6135308本一A
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公办6184434本一A
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6184434本一A
9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办6135308本一A
10中国政法大学公办6105834本一A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615分左右(共有4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山西物理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河北医科大学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

学校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设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医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支持学科1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2个。截至目前,我校已建成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新型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河北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35个,省级中医药研究室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平台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3个。学校获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获评2021年度河北省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示范单位。此外,学校还承办编辑出版了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8种。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育人、报国的科研宗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育人,产生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担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科研工作一直是学校发展的先行力量,不仅以国内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高性能船舶、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安全与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是我国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核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学校是我国首座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的联合牵头研制单位,是我国大型邮轮、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船用发动机、华龙一号等国之重器的关键技术支撑单位。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10896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服务于以蛟龙号为代表的载人深潜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发的深海亚米级水声综合定位系统,保障了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的历次深潜任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学校研制成功国内首套最高级别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是我国在最高级别动力定位系统领域取得的重大工程化突破。“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8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