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青海民族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青海省(预科班本科一段文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11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90分(分差221分)。
一、2025年青海民族大学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
2025年高考要考上青海民族大学:
1、青海(一段)考生预测物理类344分、历史类412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49分、历史类477分能上。
3、天津(本科批)考生预测503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73分、历史类487分能上。
5、福建(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77分、历史类465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二、2024年青海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5参考)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青海民族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青海民族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359 | 343 | 16 |
文科 | 430 | 411 | 19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344 | 343 | 1 | |
预科班(文科) | 411 | 411 | 0 | |
预科班(理科) | 350 | 343 | 7 |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86 | 432 | 54 |
物理类 | 473 | 437 | 36 | |
陕西(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431 | 372 | 59 |
理科 | 449 | 372 | 77 | |
文科 | 468 | 397 | 7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00 | 475 | 25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506 | 442 | 64 |
广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473 | 400 | 73 |
物理类 | 440 | 371 | 69 |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理科 | 447 | 418 | 29 |
文科 | 477 | 446 | 31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00 | 492 | 8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88 | 269 | 219 |
综合类 | 490 | 269 | 221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56 | 422 | 34 |
历史类 | 477 | 438 | 39 |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物理类) | 440 | 422 | 18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457 | 380 | 77 |
历史类 | 507 | 442 | 65 | |
福建(本科批) | 历史类 | 467 | 431 | 36 |
物理类 | 504 | 449 | 55 | |
中外合作(物理类) | 477 | 449 | 28 | |
宁夏(本科二批) | 文科 | 483 | 419 | 64 |
理科 | 417 | 371 | 46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400 | 360 | 40 |
历史类 | 458 | 410 | 48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理科 | 442 | 420 | 22 |
文科 | 533 | 480 | 53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417 | - | -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484 | 483 | 1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04 | 427 | 77 |
历史类 | 492 | 428 | 64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74 | 427 | 47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511 | 428 | 83 |
理科 | 476 | 396 | 80 | |
较高收费(理科) | 442 | 396 | 46 | |
甘肃(本科批C段) | 民语类及对等培养(物理类) | 385 | 370 | 15 |
民语类及对等培养(历史类) | 389 | 421 | -32 | |
物理类 | 427 | 370 | 57 | |
历史类 | 484 | 421 | 63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71 | 448 | 23 |
历史类 | 522 | 463 | 59 | |
江苏(本科批) | 历史类 | 512 | 478 | 34 |
物理类 | 495 | 462 | 33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87 | 462 | 25 | |
新疆(本科二批) | 文科 | 343 | 304 | 39 |
理科 | 319 | 262 | 57 | |
河北(本科批) | 八协计划(历史类) | 381 | 449 | -68 |
八协计划(物理类) | 350 | 448 | -98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79 | 448 | 31 | |
历史类 | 530 | 449 | 81 | |
物理类 | 507 | 448 | 59 | |
辽宁(本科批) | 历史类 | 458 | 400 | 58 |
物理类 | 468 | 368 | 100 |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12 | 459 | 53 |
文科 | 515 | 457 | 58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490 | 459 | 31 |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493 | 462 | 31 |
物理类 | 500 | 465 | 35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75 | 465 | 10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89 | 444 | 45 |
综合类 | 460 | 444 | 16 |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三、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肩负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坚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辐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理工医类学科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近万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干部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507名,占在校学生的5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