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网

2025甘肃高考61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2025-01-09 16:40:46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物理类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甘肃高考61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甘肃高考分数线,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0分。甘肃物理类61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甘肃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6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兰州大学(最低597分)、兰州大学(最低595分)、兰州大学(最低594分)、兰州大学(最低593分)。

省外:上海财经大学(最低617分)、重庆大学(最低616分)、中南大学(最低615分)、中央财经大学(最低614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613分)。

二:甘肃物理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甘肃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124名到第3226名,共有10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甘肃物理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兰州大学公办5975606本科
2兰州大学公办5955935本科
3兰州大学公办5946080本科
4兰州大学公办5936240本科

2、2025甘肃物理类6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上海财经大学公办6173023本科
2重庆大学公办6163123本科
3重庆大学公办6153226本科
4中南大学公办6153226本科
5武汉大学公办6143330本科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143330本科
7中央财经大学公办6143330本科
8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6133451本科
9中南大学公办6133451本科
10北京交通大学公办6133451本科

以上“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615分左右(共有11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甘肃物理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学术兴校战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强有组织科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深空探测专项任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级人才项目,拥有包含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16个,布局了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蓝绿发展研究院等7个高端智库平台。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文登、威海槎山、云南丽江、新疆慕士塔格等地建设多个野外台站,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不断拓展横向科技合作,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近三年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近600项,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校企联合研究平台10处。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学校设有自动化与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法学院、环境学院、系统科学学院、国家保密学院、詹天佑学院(智慧交通未来技术学院)、威海国际学院等20个学院。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